再谈流逝的书法之美
悲乎流逝的书法之美,更多的是忧患于一种趋势和现像,人们已习惯于甚而依赖于电脑的操作,简单的苻号输入即自然生成汉字字型,不需要去为汉字笔画正确与否担忧,有很大一部份人,甚至是文思敏捷的作家,离了电脑,如涌的文思居然荡然无存。当然,从特定的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进步,因为文笔的优美与否,与书法之美无关,且提高了写作成文的效率,不必象以前的作家那样用笔去辛苦的“爬格子”了。但是,书法之美却是要用毛笔,用墨在特殊的纸上书写出来的,其用笔用墨已完全超越于实用之外,甚至与实用无关。书法之美不仅是感性的审美对像,也是抽象的美学认知,更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的进步之于流逝的书法之美似是必然。对这个问题,我或许是个担忧天要垮下来的杞人,但这个忧天的杞人也有积极意义,因为担忧天要垮下来,于是就有了天文学去研究天到底会不会垮下来。所以,叹流逝的书法之美,其心在于书法之美的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