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世杰
八月的南方,闷热的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在清远的飞霞山上,山间小屋里,窗前疏雨过,山上晚云生,凉风在青苔上低旋,此刻早已忘却了夏日的酷热。墨对着水在洁白的宣纸上晕润漫衍开,笔咬着纸涩行向前,不激不厉,秦汉气象扑面而来,朴茂刚健,峭拔古拙的汉隶跃然纸上,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芳炜创作。之前拜读过其临的一些二王手札兼创作的一些作品,精巧婉约,清丽遒劲,有着“车服以彰之,藻色以明之,声音以扬之”的美感。科班出身的他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诸体皆然。然而性格豪爽耿介的他,是位有着大情怀之人。我想细腻的书帖是无法满足于他,在秦汉领域里的探寻,是符合其价值取向的,正如眼前的这幅雄浑茂密的隶书作品,令人咀爵既久,味满中边。
清远位于粤北,这里风光旖旎,钟灵毓秀,芳炜的家乡,去年的清远之行,一直记忆犹新。记得那天,游山归途中芳炜跟我们兄弟几个聊到打算明年去中国书法院学习之事,那刻我感觉到不甘于现状,求知的欲望在他的身上显得格外强烈。我想大概是温润的南方,太娇媚,久了会腐蚀人的心,如今在江南的我就有这种被侵袭之感,时刻想着逃离。北京有着很好的艺术氛围,广袤天地任由驰骋。
今年九月,芳炜告别生活了二十多年滋润他的家乡,圆了他的夙愿,负笈京华,扎进了这片沃土。此时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阔别一年后,我们再次相聚。金黄的美术馆墙上,在黄昏的序曲中映照着夕阳温暖的余晖,几个兄弟们一同走在宋庄的街头。树叶在脚下安睡,秋风拂过,享受这浓浓的秋意。大家的谈话中,有关艺术,有关生活。芳炜给我们讲到了他这一年的情况,这一年的探索。后来他说想打算不回去了,不想把自己安脚在樊篱里。游子的心,追寻的梦,不知不觉,夜色渐沉,圆月已悄悄爬上天际,越发明亮,照亮我们前行。沿着路的尽头,思绪一同飘向了远方。那晚我们饮酒畅谈,共赏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