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漫谈之二
如何理解书法的要义
记者:您能否谈一下您对书法的一些见解,如何理解书法这一门艺术呢?
许文远:书法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艺术,不外乎笔法、字法、章法、墨法这四个方面。
所谓笔法就是说用笔要精,这也是大家都经常说的,古人也有这方面很多的书论。比方说赵孟頫的“结字因时而变,用笔千古不易”,就是讲笔法的重要。古代有很多为了获取笔法采取的种种办法,都是说笔法是不传之秘,这里面有很多故事。这都说明笔法是书法的基础或者说是构成书法这个大厦的基石。没有一个正确的笔法,很难在书法这条路上走的很远。用笔的问题,古今有很多书论,在这里我也不想多说。
第二个是字法,所谓的字法是指字的结构,就是说点、横、竖、撇、捺在字当中所处的位置。因为中国的书法从篆到隶,一路演变下来,楷行基本同时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认为唐楷是一个很难说的话题。因为一方面来讲,唐楷把中国书法的楷则规范化了,从此以后大家在学楷书的时候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唐楷又把中国书法禁锢了,从魏晋以来体现出来的天真烂漫被唐楷基本上淹没了。这是现在我们学书法为什么要上追魏晋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楷书,应该到魏晋到北碑当中去寻找那种结字的天真烂漫。这是现代人学习字法应特别注意的一点。
第三个是章法,章法无非就是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前面说了点划之间有关系,它构成了字的结构,那么字和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这一篇的结构。孙过庭的《书谱》中有这么一句话“一点为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也就是说,你这一点写下来,这一个字的结构就决定了,你这一个字写完,这一篇的结构就决定了。这也就是说章法是要总体布局、总体考虑这一个字在整篇当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该大还是该小,该横式的还是纵式的,该正式的还是斜式的,这个都是有讲究的。从王羲之开始,在章法的布局和运用上千变万化,至今还有很大的空间。
最后一个是墨法。墨法发展比较晚,因为中国最早的书写材料一般是在绢或者是一些熟纸上。“墨”古人讲究的是无非是浓淡,苏东坡讲墨要像婴儿的眼睛那样,又黑又亮。我们高密的刘墉就是浓墨宰相,也善于用浓墨。也有的人善于用淡墨,比方说董其昌。应该说墨法真正的变化是随着纸张的变革而产生的。生宣的出现让墨出现了奇特的变化,浓的、淡的、干的、湿的,都能在纸上留下痕迹。所以说真正的墨法大家应该是产生比较晚,现在公认的就是明末清初的王铎,近代有林散之、黄宾虹这些大师都是用墨的高手。墨法发展到今天,有人说,谁掌握了墨法,谁就掌握了未来书法的发展方向,可见其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