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 点亮“草原夜明珠”

点亮“草原夜明珠”

 

动力部  刘自高

 

我院事业,是国家的“独生子”。党和国家极为重视。

一九五八年一月,成立二机部九局来管这个事业。七月,在北京建立了核武器研究所。同时准备在西北建研制基地。经专家选点,二二一厂定点青海省海晏县城西的金银滩草地。那是一片四周群山环抱,离青海湖不远,比较平坦的地方。为了“保密”,《金银滩》这部电影片,从此被关了“禁闭”。

二二一厂原子城定点后,就立即准备开工建设。电是动力,必须先行。这年十二月决定,自建电厂确定为二二一厂四分厂六O一子项,坐落在基地中央。


建电厂,施工需要电,大电厂起动需要电。这就必须使小电厂先建成发电。电厂职工负责大小电厂一期工程安装,经过精心组织,划分为机、电、炉三个组。各负其责,从装、卸、运到工位安装,一包到底。草原上施工困难很多,一时风、一时雨。五月山峰还披着银装,十月又下雪了。施工正在冬季,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大家想办法,在刚完工的设备基础上盖干草或砂土。草原上没有机加工能力,许多急需配件,全靠手工制作。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小电厂终于在一九六O年四月二十七日发电并网一次成功,将电送往施工工地。提前向“五一”劳动节献了礼,草原从此有了“夜明珠”。

接下来,大家马不停蹄参加大电厂的安装,电厂职工不是专业安装队伍,只好边学边干。学又缺乏技术书籍和参考资料,就写信托亲友买了邮寄到草原。

一九六O年,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职工粮食定量每人每月减少十多斤,油只有两钱,蔬菜奇缺。主食是青稞馒头,有的喝口白开水,有的喝酱油膏冲的开水,经常饿得心慌。冬季草原很冷,无条件取暖,需带帽子睡觉。早上醒来,眉毛、头发、帽沿都挂上一层白霜。饥寒,高原空气稀薄,任务重,有的同志得了浮肿病,手指一按小腿就是一个坑,走路都困难,施工基本上停了下来。

一九六一年,筹建处党委号召,全厂双手抓生活。自种青稞、土豆、蔬菜,组织去青海湖打鱼。二机部调拨一些黄豆,这才使艰苦生活稍有改善。

一九六二年,生活逐渐好转,能吃饱肚子了。这一年,是工程进展最快的一年。冬季漫长而寒冷,手脚难伸,赤手触及金属物就要被粘住。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经过战天斗地的奋战,大电厂一期工程终于在一九六三年四月正式发电。“一发三供”为科研生产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厂党委召开了庆祝大会,二二一厂厂长吴际霖亲自到场讲话,并奖给参予安装的人员每人一个铝质饭盒,这是对电厂职工最大的奖赏。

对热电厂的工作来说,草原有多大,“一发三供”的范围就有多大。运行人员,一年到头,不分白天黑夜,轮流三班倒值班。精心操作,保证各个参数在规定的范围内,保证安全运行。有重要任务的时候,领导干部也轮流上岗值班,及时上下沟通,做思想工作,及时解决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干群关系非常融洽,上下一条心,齐心保科研。负责管线设备维修的人员,大练基本功,提高故障判断能力,提高维护检修质量。有重要任务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按时巡检,有问题或故障及时处理,保证电、热、水畅通无阻,确保草原会战圆满成功。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