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酒先醉说新刚
蔡 晖
一个人静静地躺在草原上,仰望蓝天,看棉花似的白云轻轻滑过,时隐时现的马头琴声不时在耳边回荡飘扬……这种感觉,总让人有未酒先醉,似睡未睡的陶醉感。这,就是我见到兰新刚书法的第一感觉。
因《人民艺术家》杂志创刊认识了中国隶书先锋级书法大家张继,又因认识张继而结识了新刚。
就像他的书法一样,新刚总是那么文秀、刚毅、内敛和谦虚。尽管他的书法境界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面对自己的恩师张继和读者,新刚总是说,跟着张老师,我属于那种刚刚开始学走路的阶段。但他相信,只要踏着张继的脚印向前走,他一定能走出新的天地。
隶书起源于秦,距现今已经有二千多年了,到两汉时期达到兴盛,并涌现出许多隶书大家,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光耀千古的隶书碑刻、铭文。
隶书其实在汉代是人们主要书写的一种字体。是中华民族文字书写由篆书转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和创新。也是中华民族在文字书写上逐步走向成熟的重大转折。
隶书的特点,一是扁平;二是改圆转为方折;三是用笔的变化,主要是“波”与“磔”。横画有波形,收笔时时有“磔”形。波磔形成了隶书的一大特色。因此,我们在欣赏隶书作品时,常有“各出一奇,莫有同者”的感觉。
新刚与老师张继的区别是,张继“老辣”,新刚“新辣”。但其动感和韵味又同属那种让人一看就醉的感觉。也许,这就是隶书艺术始终深藏和潜伏在中国人心中的原由吧。
因此,当这种原由成为一种渴望时,隶书便成了我们心中艺术守望的灯塔。每每回望,潜伏在国人血液中的那种对艺术渴望,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礼器碑》的凝重,《曹全碑》的飘逸,《张迁碑》的拙朴,让我们在仰望的同时,更多地是一种灵魂追求。新刚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希望。
新刚博览众家之长,汲老师之精华,悉心揣摩隶书之要义,领悟其精髓,加入其心志与感悟,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洒脱飘逸,体骨厚重,动凝结合,同时又有自己个性和意境的张扬,字体洒逸英武,体象收放凝练,总能给我们一种“浑然阵列,筋道玉骨”的美感。似勇兵列阵,又如桂花米酒。
获奖是评价书法艺术的一个标准,但不是书法的全部和惟一。尽管新刚的书法作品曾获“首届河南电视书法大赛”全国一等奖,入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全国二届隶书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大展、首届全国“八零榜样”双年展、“砚都杯全国书法大赛”,并在“四堂杯”、“新宏杯”、“大厨房杯”、“第三、四届商鼎杯”、“嵩阳杯”、“纪念虞世南1450周年”等书法大赛中获奖。2009年7月份特邀到韩国首尔参加“第十三届世界书法艺术大展”作为颁奖嘉宾,并进行书法交流。同年又获得河南省“五四文艺奖”二等奖。目前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嵩阳书画院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会主任。但新刚却认为,这都是暂时的,是对过去的一种鼓励与肯定。面对现在,一切都是空白,只有默默无闻,谦虚苦学,精心修炼,才能一步一步走向书法艺术的山峰。
(作者:蔡晖,新华社军事新闻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电视军事部主任。著名评论家、诗人、记者、散文家,西北民族问题和国防安全问题调研专家。出版有多部文集及学术著作,是新华社有史以来唯一一年写内参超百篇的资深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