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书画的“倒笃菜”
悦读文化
自道是墙角落头的“倒笃菜”
泊庐先生是祖籍绍兴的杭州人,虽然在绍兴生活的时间不多,但说起一两句绍兴话还是有些味道的。“我是‘倒笃菜’”,他自道是“笃吭墙壁角落头的一甏‘倒笃菜’”。
泊庐先生涉习书画四十多年,也写文章,写诗歌,爱摄影,爱音乐,而书画是一直作为“主业”,不曾间断。几十年来一直潜心修炼,静心以对,他说他这样做是遵循了先贤的教训。“还须滋养源头水,寂寞楼居四十年”,这是37年前泊庐在余任天寓所见到的余先生绝句中的后两句。他至今一直清楚记得这首诗,以及余先生那不问名利不求闻达的士人品格。泊庐还对自己的授业先师抱秋先生(虞开锡)念念不忘,抱秋先生当年曾耳提面命地告诫他:写字画画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要急着去出名用画画赚钱,还说不要将此作为专业。泊庐一直守着前辈教训,热爱书画,守望传统而不经常抛头露面。
书画一道是高门槛的事业,也是极具滋味的事情。这种滋味并非来源于出名得大利,而是书画一道进入了真境界,悟得真谛三昧,其中的美妙更是只可意味而不可言说的。要得此境界不容易,吃得三九三伏的寒暑苦头还在其次,耐得寂寞、不求名利,在如今这个浮躁拜金的社会中更显烦难。书画家不同于投资者、企业家,可能得一机遇便快速成功,也不同于演艺界的演员,必须吃年轻饭的。中国书画的性质,决定了投身其中,就必然要走一条寂寞漫长的路。
书画家除了技巧方面的功底之外,综合的学养,自身的品性等方面的修为尤其重要。这一点上,中国(书)画与西洋画不尽相同。中国画注重学养,西洋画注重技巧。简言之,中国书画是学养作品,而西洋画是画匠作品。这一点展开讲有些复杂,简单些可以从两者的落款不同来证明。中国画的落款非常特色,也非常重要,它展示了画家的诗书画以及印章等多方面内容以及折射出来的更深层次的学问修养。西洋画的落款基本上就是签名,或者加个时间,有的更签在了作品的背面。
中国书画要求作者具有多方面的修养与功力,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需要聚沙成塔,积微至著地长期做功。所以,需要耐得寂寞,在暗角落头不声不响地甘于做一坛“倒笃菜”,慢慢地酝酿发酵,或许能达到“喷香”的境界。
诗书画印都要弄一弄
甘于做“倒笃菜”有一个好处,时间多了,除了有大块时间可以充电补能之外,更主要的能使自己安静下来,能更好的修炼性德。当然,闭门修养也不是去做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更不是做脱离社会前进的“背时佬”。
泊庐先生认为,做学问,修炼心情,是摆正关系。摆正潜心学问与显摆的关系,与追名逐利的关系。在这个风气歪斜的社会状态下坚持向学,不断进步,走向成熟的长路。能够静心,还要与社会的发展相呼应。书画家与时俱进,融入社会,笔墨才可能在传统的骨肉中透出新彩,显示时代的气息,作品才会具有引领时尚的健康进步的艺术感染力。
除了书画之外,其他门类的东西,书画家也必须尽量的多学习一些。说到当今一些画家不写字,泊庐为此感到可惜。很多画家画画的功夫已经十分了得,但是被瓶颈卡住了,水平就在那里了,在那里徘徊不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原因就是不写字不练字。
泊庐先生特别提出,写字不仅仅是在画幅上落款题几个字,而是要作为一门功课,专门花时间费精力地去学习,它的比重甚至不亚于画画。很多画中国画的人,不理解中国画的性质,虽然会说“书画同源”,却不身体力行,更不解其中真意。
“诗书画印”都要弄一弄,“宁要四全,不要三绝”,这也是前人的教诲。泊庐先生除了诗书画印的研习之外,其他的爱好也不少,摄影、写作、收藏等等都有涉及。2013年圣诞节,他还作词谱曲为一个小品节目赶写了11首歌,演出之后深得好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泊庐先生很多的艺术类评论美文就在《杭州日报》和省内外的相关刊物上刊登过,很受欢迎,其书法专业论文早在1990年即连载于《书法导报》的头版。
他说,这些虽然不是自己的“主攻”方向,但研习之中蛮多乐趣,今后也是不会离弃的。近期,除了山水画书法以外,还重点在创作一些有关西湖的古典诗以及修改十几年前有关故乡的三行诗。
写写画画不是随便事体
中国书画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文化精粹,凝聚了数千年先人们的心血,形成的视觉审美取向等精神层面的珍贵结晶,它的成就独立于世界而且少有比肩。
书画,特别是书法,我们应当对其存有敬畏之心。泊庐先生说,既然热爱它,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或以它为爱好,或以它为谋生之术,都必须尊重它敬畏它。
我们常常听某人说,自己写字画画是玩玩的。作为谦词,表示自己不是十分刻意于此,当然潜台词是更耻于以此去夺名谋利了。以一颗平常心学习研究,不以此作为追名逐利是好心态,这样的人不会急功近利,朝发夕至般的提着半桶水满世界地去晃悠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书画曾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与摧残,近三十年来得到恢复,获得重生,但是也因为社会的经济复苏带来的书画的“价值效应”作用,使得接触、参与以及热衷于书画事务的人与日俱增,而近几年尤甚,书画家队伍也前所未有地壮大。这虽然对于普及书画知识、传播书画艺术很有作用,但是也无法避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生出的负面因素也很触目。
一些借所居职务位置与头衔而大肆敛财,以及不惜为此而虚增席位,争先谋分一杯羹的做法,实质就是书画界的腐败行径,败坏了书画的高雅风范。而另一些如江湖术士般不伦不类,以哗众取宠的做派恶搞书法,更是以低级庸俗来毁败书法艺术,误导社会公众对书法艺术的正确认识。若是在高等院校,这些低俗表演则更是贻害后学,误人子弟,非常负面。
泊庐先生认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优异与高尚熔铸了民族精神,作为投身于书画艺术的人应当珍惜它保护它,让它更加美好地放射出蕴含深厚传统艺术魅力和高雅风采的光华。由此,更好地传承、发展、补益这一千年艺术,书画家也借此实现自己的艺术生命,彰显人生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