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情生韵联墨溢香
——刘宏林先生楹联赏析
很多朋友都知道刘宏林先生是位书法家,也知道他是位诗人,他发表的《朱雀山赋》、《龙潭山赋》等诗文是书法界朋友们经常书写的内容。但是,一些朋友尚不了解,学养深厚且为企划学者的刘宏林先生在楹联方面也颇有成就。现撷取一些笔者所知他撰写的楹联与大家共赏。
一江碧水三回首;
满座高朋再举杯。
这是2012年底时,刘宏林先生为吉林某酒店题写的楹联。“大江弯弓”是吉林八景之一,作者在上联用“三回首”将其拟人化地赋予了浓浓的不舍之情,在下联作者将视角转到室内,以“再举杯”来表达朋友间的真情和祝福。
前程锦绣;
满腹经纶。
2012年春,刘宏林先生应邀赴吉林柞蚕厂笔会时,在现场即兴用钟鼎文撰写此联。仅仅八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既描述了蚕的功能,又抒发了对企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可以用“之所以------是因为------”或者“欲------须------”之类的连词来联系上下联,反映出“企业只有重研发、厚文化,方可行远”的经营发展理念。
天为写意者;
我是点睛人。
这是刘宏林先生在2011年为松花湖浪木根艺大师吴德义先生撰题的对联。词句短小精悍、顺畅自然,如神来之笔道出了根雕艺术的本质所在,更是在强调根艺大师的绝伦之处。
史记无记之一脉;
先人有人在半坡。
2010年底,刘宏林先生应西安半坡文物馆之请撰写此联,并被用为广告语。半坡文化距今约6800——6300年,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此联亦能反映出作者文史底蕴的深厚。
大江千载歌者也;
小酒一杯酹之乎。
北国文史书画研究院于2011年秋在松花湖靠山屯饭庄设立书画创作基地,在揭牌仪式现场,刘宏林先生即兴而撰,并用汉隶书写此联。作者巧将“之乎者也”置于联中,别见情趣。
中华中药中兴源国泰;
圣地圣人圣训济民安。
这是2003年刘宏林先生在泰安为山东中圣药业撰写的嵌名联。此联用“中”“圣”二字连续相对,并以“泰”“安”二字结尾,既有地域性又有行业性,立意颇高,倍受赞誉。
四壁好山四时画;
一杯明月一叶舟。
刘宏林先生2011年秋作此联。这里既是写实又是写虚,“四壁好山”指吉林城四名山(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即:朱雀山、玄天岭、龙潭山、小白山)。四山环抱,四季如画,这可以说是写实。而“一杯明月一叶舟”可以说是写虚,作者在这里勾绘出了一种空灵超脱的意境,颇耐寻味。
披纱戴玉迎宾柳;
映日凌波拨棹人。
2013年元月“凇韵诗痕”——“凇城七闲”原创雾凇诗联书法展上,笔者曾以行草书写刘宏林先生撰写的此联。“拨棹人”指吉林市江城广场的城标雕塑“激流勇进”。该联既是在写梦幻般的雾凇美景,同时又是在描绘江城人民圣洁、好客、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
为书不理松处士;
作画专戳楮先生。
这是2012年刘宏林先生为吉林剪纸艺术家李侠女士撰写的联语。“松处士”“楮先生”是古人对墨和纸的一种称谓。“为书”“作画”指李侠女士剪纸有形象、有故事,这里的“不理”“专戳”两词应用的风趣幽默。
闹市之中一净土;
高台以上再层楼。
这是刘宏林先生为友人的书斋新址(越山路上高层顶层)所撰写的对联。该联结合实地的同时,展现出了作者和书斋主人清净脱俗的治学态度及不断进取的精神追求。
窥一斑或可见全豹,上面几副对联仅仅是刘宏林先生联海中的一舀。我们都知道撰写对联容易,撰写好对联难,尤其是有思想,有境界,有情怀的好联更难。刘宏林先生精通文史、晓畅经济、热爱艺术,还做过国企高管且访游广泛,正因为他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不凡的经历,所以才能以其特有的眼光和头脑,撰写出如此多的佳联妙对。每每他在吟得佳联时,提笔用篆隶书写,一气呵成,可谓墨彩飞扬,大家风范,观者皆啧啧称赞,视如珍宝。
文毕又访得几副刘宏林先生所撰佳联:
为江苏某企业老板朋友撰联:
唯真伯乐能识宝马;
是大英雄就拜高贤。
题吉林雾凇:
玉树花开,一素压倒万千色;
冬江水暖,群凫唱答三五声。
题扇;
行者借者风多少;
羲之书之价几何。
题一松花湖山庄:
满目山光水色;
盈怀李酒陶诗。
题一子红木家私:
古色青龙案;
奇香紫气堂。
题嘉叶茶居:
本善生嘉叶;
源清遣雅怀。
河东楹联网转发的阎峰先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