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当正本溯源

林枫阁 09/24 21:23

       字写成什么体,有历史发展的需要,以君定体,成文于天下,异书是站不住脚的。秀才考试若用别的体,被逐不说,可能有杀头的危险。古代的书展,是官圈和宫廷才有地位,这就是先有地位,字才出头。民间只能老老实实的写字,临写,生怕多一笔,少一画而有牢狱之灾。就算是推崇的书体,一般出自于重要阶层和权贵们,皇帝把他们的字推到在天下共习,也是一种嘉赏。这种荣誉,谁都不想丢掉。于是,各家有各家的秘传、心得,不外宣,只谪传,称书当有法。外人不得法,亦不得字。写字与人秉性有关,世上有一样的秉性和心境的人吗?没有,不可能有。所以,至今,写字再好,仅得先人字形,不得神气,是正常的。
      现今,用毛笔写字作为一种艺术,当属无奈,因为不流通,不是日常传递信息的方式,是被束之高阁的一种文化传承。可想,科技发展的若干年后,以电脑字来传递信息,硬笔书法也会淡出,毛笔中国字会是当作神器来看的。或哪怕考古发现,是当今一个大学生用毛笔写的扒拉字,亦会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
     所以,对于什么是“书法"的传承,随着审美的变化,会有更多的不同观点。但是,一定是字塑宗源,写得字非字,形无形的,还称为书法就不妥,叫做中国字的异趣还合适些。我们要做的,是传承这段历史。也有提出,继续改革中国文字,向日文、英文融合,向世界接轨,真是接鬼!前些年,被批判过,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声音了,因为中国强大了,没有自卑感了。一个民族的强大,他的文化文字才能渊源流长。
      各位方家,传好祖宗字,展示它的魅力,就当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历史责任。有的也在批评各种大展,质疑举办的目的等等,这不重要,因为,没能这个载体,中国字还怎么交流?如果 取谛了这样的形式,就象心灵被老师扼杀的结果,会让人恐惧很多年。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