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回头诗之“双回头”寻趣——
无题
卧听蕉夜雨,(起句)
听蛙暂无声,
蕉叶拂窗影,
夜衫掀风舞,
雨驻门外行。
雨后空气新,
声喧蛙起兴,
影池月中明,
舞柳风欲静,
行子何时归。
归室无心卧,
静坐耳烦听,
明月斜青蕉,
兴书度残夜,
新宣下墨雨。
在贵州的一些民间乡下,流行一种“接四句、五句”的行酒令游戏,可以不求押韵(不像红楼梦里玩的)、难度大的要讲究“句回头”、“藏头句”,如果接不上来,罚酒半碗(土碟碗,碗底很浅,且米酒度数不高,淡甜,喝多亦会大醉)。就算有凑合拼句之嫌,却也要肚里有货,机智应对,诗意承上启下。
有时这种游戏在办理丧事时,也在玩“接四句、五句”,但是另有名称叫做“散花”,“散花”越热闹,主人家越高兴,预示纳福、兴旺。有“对散”(相互调侃),也有祝辞、祝福一类的,只有此时不讲辈份、无大小。比如:散花就散花,散到对门家,先生娘子起,满脸黄泥巴……(调侃“先生”的,也就是做道场的道士,就算生气也没脾气) 也有这样的:后面一小哥,头发顶草窝,站象丝毛草,坐象鬼灯锅……
有意思吧,据说是明朝朱元章的部队攻打吴三桂,后于屯堡驻防(贵州安顺地区),流传下来,逐渐演变的。历史考证,这支部队的官兵原籍都是今天的武汉地区,着汉服,但几百年前的服饰至今没变,称为民间活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