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吃烟

 

——《少年老城》初稿节选-潘日强
粤西之地少有烟草,但是盛产烟筒。雷州人家里几乎都少不了一样东西,它便是竹管水烟筒".
那是一个用半米略长,胳膊稍粗的老毛竹管做的竹家伙,一般三至四节,上面的节子用烧火铁条烧红后钻通,留着最低最底的竹目盛水。水是只需盛到整个竹筒的半腰高,竹筒的腰间斜向下钻个斜洞,将一段做成有一端乘烟丝兜兜小咀的小竹节斜斜深插到竹筒肚处的深水里,只留离枝根两寸左右的兜兜在外,象支小枪咀斜插举在半腰。这就是本地人所说的烟筒咀!它需用松香烧溶,化解涂压在洞口与烟咀根部做以密封,防止的是里面的水和气的外漏,散失了实与厚重的操控感。这就是一杆原始的水烟筒!吃用起来就是水烟!
居于环保和卫生的讲究,还会在烟咀脖子的下端挂个用以盛装烟灰水渣的铁皮缸子,这个一般用废弃的罐头罐做成-----另外如果讲究,还有将烟嘴做成金属,铜的甚至金的;或精选形状特殊的十年老竹头来做主杆,外墙雕龙附凤,管口镶金披银全凭主人的喜好与身份------
旧时代这水烟可是雷州人主要的待客之物。雷州人视茶事小,看烟事大,而且常不在意旱烟甚至卷烟。大凡富贵体面之家既以待客,又用以显示家势身份。将烟丝(雷州人称做熟烟)揉团按在烟咀里,划着火柴点火,将整张嘴塞到竹管上的里头,然后着力猛吸,只听烟筒里随即发出叽里咕噜的打水声,这是空气经由烟咀吸入烟筒,穿透水底吸上水面造成的拍浪击水声;由于水浪闷在竹筒里,连环翻滚,随竹腔共鸣,形成和鸣悦音,动感清脆之音,而且伴随着烟丝点燃和吸气一着一息的吞吐节奏,大股大股的烟气伴随吸者有规则的张口换气阵阵排出------这叫做烟技排场!既有声色,又悦耳动听,有的甚至在点烟的火上更究功夫,不用火柴,选用香柱燃烟,如果是旧时的高门望族,这个香柱还得要用沉香木的粉屑为主要香柱,在古朴典雅的书房或者客厅当中,燃点沉香之香,幽幽郁郁,明神醒脑之后赋予香烟之精彩表演,嗅香赏熏,吞云吐雾,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还配上这漫天轻烟薄雾的烟幕缭绕,声色具齐,说蔚为壮观一点不假;更有高手,屡屡还能伴奏出有如鹿鸣幽谷之静幽,或者排山倒海之弘恢。对于雷州人,这应该可以说是别有一番的享受!至于烟丝的讲究,即雷州人所说的熟烟,更是不在话下------这就是雷州人所谓的吃烟
雷州人喜欢吃烟,而且不分男女,大致指的就是这种用水烟筒的习惯。只是用水烟也略略需要一些熟练与技巧,一般熟练之人都不会是整张嘴巴将个埋塞进烟筒口里,而是微侧着头,稍为留让着一小边的嘴角在筒口之外;以随时兼顾吸气和排烟的有效交替,和谐并行。而且大多老熟的烟者往往都能得心应手,潇洒从容的将一口熟烟吃得抑握自如,高亢有如万马奔腾,低持象是布谷低吟,直至那团被燃得猩红的烟坨变成行将熄灭灰黑巴瘪的烟屎。原后轻发一力吹,略略一吹,双手悠悠把持,顺势一掷,那颗灰黑黑灰的烟屎也就悠然跳起,悠然收落入烟咀脖子上那个小铁缸子里------
如此声色交错的境界,期间的精彩往往更不只是一时的趴腰耸肩,直眼长吸,轻轻掷接,然后长嘘短吐那么简单,那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玩乐!或者略有顿令旁观者大有烟瘾四起,跃跃欲试,不就不快的诱引。而且据说这种吃烟不伤喉咙,清热止咳,提神醒脑------也许正是因为经过清水过滤冷却后清凉的缘故,也有传说是有些得意闲人还在清水之中加入薄荷、樟脑之类的药物------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