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华(1968--)笔名墨石,号龙山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济南人。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自幼酷爱书画,受著名书画家欧阳中石、陈梗桥、魏启后、朱学达、李兆彩、张宝珠、史雅珍、李福增等先生的指点。作品书中有画,画中有书,达到书画同源之境界。致力于书法创作、理论研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展出并获奖。2014年,山东电视台“东方书画”栏目为其录制书画专题视频。
“学书之道,吾有二舍:舍时、舍力。这是王东华老师一以贯之的勤学写照。数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笔耕不息,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实力派书画艺术家。长期以来,由于工作的环境,足迹所涉,地缘魅力的相互交融,时刻灌溉着他的人文品格。跋涉于文化苦旅中,凭藉独具的先天禀赋,以“三绝其绳”的韧性,潜心于碑帖版本之间,浸润于水墨丹青之中,寝馈日深,渐志模范,与古人厮磨了无数个春秋,不知不觉间竟卓尔成家。
气势连绵、体式飞动、撼人心魄的行书作品,是王东华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书体。这是一位书法家骨子里面的性情和才情使然的。 他的行书作品已经不仅仅属于他自己,而已经成为了一个地域甚至一个时期的风格面貌,难怪追随着重。
刘熙载《艺概》曾有这样的论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一个人的书法成就,由书法家学识、人品、阅历、志向等决定,由书法家的综合素质支撑,并不是靠单纯的书斋功夫。古今书法大家,凡是能够流传后世者,都是人书俱佳。王东华老师的书法艺术,正式以丰厚博大的学识和崇高的人格为载体的。
他是那么一个宽厚随和的人,没有大家的架子,不摆名人的谱没有难以接近的距离感,言谈举止透露出平和的气息。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与左而目不瞬之境界。即墨之行,凡是接触过王老师的人,无不对其人品赞誉有嘉。
书法没有绝对正确,但有相对的规律。许多教师在指导他人时过于夸大书法宏观理念的宽泛性,而弱化具体问题的确定性,并美其名曰是授人以渔。看起来很高,实际也很虚。这对于一些初学者是无益的,让他们无处下手。“隔靴搔痒赞何益,入目三分骂亦精。”对优点应该肯定,但对看出的问题,是否愿意中肯的指出,确可以考量一个人的人品。王老师之“严”就在于他,知无不言,言之必尽,当面谈透,他愿意把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真诚的告诉你,让你的得到切实的触动。对于存在的问题,他会指出克服的方法。例如,关于中宫收放的问题,其实很多学习书法的人就不甚了了,似懂非懂。王老师通过具体的字,对比分析他们的差别。使听课者很容易理解中宫收放的原理。
与王老师接触,可以体会到他不是一个小成即安的艺术家,他在平和的外表下,蕴藏着一颗不断否定自我,勇于探索的心。促使他的书法达到了新的高度,作品展示着古典笔墨的典雅精致,也不乏现代构成意识。这些元素不是孤立,生硬、机械的拼凑,你可以品出其中的滋味,但又难以截然的割裂开与古与今简单的对号入座。可以看出,王老师对书法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正在攀登着新的高度。
我觉得,王老师的成功,源于人的高度。从他的身上,我们会觉得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严谨的学问家,不断丰厚自己的学识是必不可少的。学书法斤斤于书斋功夫,人品鄙劣,即使侥幸取得成绩,那会很短暂。具有博大崇高的人格才可能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久。以王东华老师的才华人品,可以预见一个个新的高度都会在他的脚下。 (玉墨轩著 甲午夏月)
王东华艺术头衔:
国家一级美术师
新中国书画八大家
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报会员
世界书画艺术评介协会委员
世界杰出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美术家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画家协会理事
人民艺术家书画院理事
人民艺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院会员
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
中国艺术促进会会员
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山东海纳书画院副院长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书画学会会员
济南市历下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
敬请百度:“书画家王东华”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longshanrenart"书画家王东华最新书画资讯第一时间与微友们分享!以下为名家佳作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