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23日广州日报第七版报道(张德龙书

张德龙书法网 11/03 10:18


1987年10月23日广州日报第七版报道(张德龙书法)

成才在岗位 服务在岗位——记广州造纸厂工会干部张德龙


    在广州造纸厂俱乐部,厂工会干部张德龙展开他钟爱的格言条幅,顿时,“求真逸”三个遒劲潇洒的大字映入眼帘,令人不禁拍案叫绝!他说:“‘求真逸’是我学习书法艺术儿十多年奉守的格言,学习首先要‘求真’,有了真才实学,

才能宏扬飘逸。”

    今年才四十出头的张德龙,从十多岁开始自学书法。少时由于家境困难,初中毕业后便到工厂当学徒了。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二十多年来,他坚持每天习字至深夜凌晨,不管酷暑严冬,蚊叮虫咬,从不间断。他从临摹柳体开始,先后系统地学习了欧阳询、赵孟頫、文征明等书法名家的墨迹,博取各家所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书法造诣日臻成熟。他的书法作品曾先后送到西安、吉林、大连、昆明和我省的江门、顺德等地展出,受到了行家们的一致好评。我省著名书法家欧广勇热情地称赞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书法家”。去年11月,他用行书书写陈毅诗句“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的条幅,送往参加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外书法家作品展览,在高手如云的中外书法名流中得以入选,这对靠自学成才的张德龙来说,是多么难得的荣誉啊!

    如果说张德龙自学成才是难得的,那么,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把自己的才华全部贡献在工作岗位上。在1983年,厂里的领导发现他的爱好和专长后,把他调到工会搞宣传。他说:“我的才干是在工厂里练就的,我要把它服务于工厂。”为了搞好工厂的宣传工作,他常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却从不领取一分钱的额外报酬。他和另一位同志担任了厂区的美术设计,厂领导决定每年拨给他们一千元的补贴,但他俩又把这些钱用在工厂的文娱活动里,受到群众的赞扬.1982年,他和其他工友一起在工厂里成立了包括书法、美术、摄影等的文学艺术协会,经常组织各类型的展览、交流活动,把工厂的文体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到华侨小学、省书法协会小儿班等任教书法,培养书法幼苗,被评为全市社会力量办学的先进工作者。去年,他发起成立了由全市20多间工厂企业的工会组成的《江南职工诗书画会》,为活跃工厂的文娱气氛作出了贡献。最近,张德龙被市总工会评为全市自学成才者。

 

                                                                                                          ( 何兆溪  、  赵南城 )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