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颜体笔划,当粗?当细?
张西挺
很长一段时间了,有些网友好心好意地建议我:要把笔划再加粗一些,好体现颜体的精神与力量。
对于笔划粗细的问题,我一直不知该怎么回答。
若回答简单的话,易陷于突兀,会导致误解。若比较全面地回答的话,又太冗长又不太好说明白。况且这个话题,一定会触动或要试图动摇一个已经几乎已成为公共认知的一个标准。所以,自己对这个问题,一直尽量避而不答或模糊处理。
这确实不礼貌。今日,就此向大家致歉。今日,我以为也有必要谈一点儿认识和体会。
各位都知道,颜体的主要碑帖,也就那么十来个。从时间上看,有多宝、中兴、麻姑、宋璟、元结、勤礼、干禄、放生池,殷夫人、李元靖、家庙等,各个时间的代表也都算有了。我准备咱今天就把这么些重要的碑帖都集合到一起品赏,请大家认真看一看颜体的基本面目是什么,也就是品一品它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样的或是什么意味的?先请看一下图片吧:(附后)
通过这些颜碑,可以看到,颜体的笔划并不是那么粗笨或粗壮或肥厚。同时,也并不是那么纤细和平正。
颜体,人说起来似乎特别重要,小学生学写字,都会发一颜体字帖,也往往或是多宝或是勤礼。但天下书家有几个走了几步的?往往刚一学会划道了,就龙飞凤舞了;往往刚一学会划道了,就又“天下第一行书”去了。有些“大家”,只片面讲什么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形式,不须认识他写的是什么,只需盲目地去感知他的花里胡哨,就是一种伟大。他从哪里来的?他忘了。也许因为他们这些人物们,根本就没学好,才这样胡说八道,欺世盗名,糊弄良人的。是骡是马,牵出遛遛?我相信我们这些庶民,并非都是很傻之人,我们能看得出你的天凤求凰,但我们却更想见你的戏水鸳鸯。
事实已证明,坚持颜体学个七七八八的,太少太少了,以致一千二百年来,颜老头还是孤苦伶仃的站在那儿。
大家看一看各个网站,写楷书是多是少?写颜体的,更是多是少?好在楷书网独树一帜,为我们热爱楷书的开辟了一片园地。十分感谢他们。
颜体,特别是由于清时钱沣的隶意加入,把颜真卿的横划平平沓沓地一改,从此改变了颜体的风貌。隶书的正平横,割裂了勤礼碑结体的意气风发,隶书横划的枯干和有头无尾,坍塌了宋璟碑结体的青春和阳刚!
请大家重新翻一遍刚才的图片,看颜体的哪一个横道是真正“横平”的?甚至最弱的也是微微上斜的。且不管它一帖一面目,只看横,就知差别何在。由于钱沣的一横隶书,就断了颜体的血性昂扬和生命张力。反倒更堆积起墓志一般的萧杀、沉重和死气。反倒是使谭延闿先生的 “国民党葬中山先生于此”的书法更合意味。
由于钱沣的隶书一横细,更加上谭延闿的一竖粗,才逐渐有了今天的“粗颜体”、“肥颜体”、或“粗肥颜体”。由于颜体的研究荒芜太久,无人肯纵学和横学,才使得今日粗肥颜体得以“电脑体”通行,从此,满世界真颜更少。
由此,也谨告同党,学颜者慎隶。
颜体是需要正名,颜体是太需要正本清源。颜体太需要我们这么多热爱颜体的朋友去努力。实际上,只要蹋下身子,多学学原碑,多看看原碑,多写写原碑,颜体的真正面目是很不难看清的。粗划耶、细划耶?当迎刃而解。
如何学颜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有大家的理论,小人物亦有小人物的论道。
若老张说学颜体,先要正心。好投机取巧的,学不了;没有文人志士情怀的,学不了。前几天,见电视上一大家,讲章法,讲神采、讲气、讲韵。我一看就说他气相上没有文人志士之相,一脸地畏缩,一脸地浅薄,一身地装模作样。看他的作品是零落和散乱的。字里面既没有不吐不快之情,字里面亦没有壮志凌云之气。如一书家胸没有家国天下之怀,他纵然大名鼎鼎,但何来“传世千年”之作。传世,需心、需气、需情怀。
李白一酒,可“与尔同浇万古愁”。
杜甫一句,“安得广厦千万”,足让万千党人蒙羞。
一幅“还我河山”,岳武穆四字千年冷心。
一抹泰山刻石淡墨,可见“臣李斯”稽首万世飞泪。
而今日,一个只认钱的“文痞人”,何来千古?你只有一平尺可卖的千千钱。
所以,颜体高古,源自鲁公之心之真,颜体不易上手,源自鲁公为国为民之文人志士之情卓而不群。
颜体一千二百年,人不忘怀,是其字美,人美,也是其文人志士之心之美。所以,学颜的,心不正,情不真,气不壮,志不远者,真真学不了也。
似乎学颜体还有好几个学不了呢。如身无力,学不了。颜勤礼大开大合,大起大落,似乎需悬臂起舞,似乎需不可柔弱,因而,脊柱强直炎者,胳膊腱鞘炎者或脑栓等颤巍巍者,也似乎已不可学也。多少年小老儿常常抱臂忍痛而眠,常不得侧右而卧,如此用心,尚不可得其颜之真传一二。足可证明,无力者不可学也。倘如技法,不可学者又似乎更多,象站立不正时不可学,不用心时不可学,志不长远不可学,不兴奋时不可学,等等也。
且住,且住。这几个不可学,当一半似真,多半是戏。名家方正,莫做“箴”也。
似乎有“大家”曾教育我们:年纪大了,去写写字,可修身,可养性,以此可长寿。我今日正告,此言差也。闲人的所谓修身,养性,万莫学颜。闲与颜,当不可同日而语也。君子学颜,会终将无闲。手不闲是一,另外心亦会从此难闲。只“文人情怀”一词足可苦久哉。倘若如颜老头忧天下之忧而忧,那君人何来独一人之乐而乐,而后有寿而寿?
先由颜的基本字形谈起,现却谈了个乱七八糟,请各位恕我无章法之能,且住,且住。重拾颜体字划——
问:当粗?当细?
曰:粗细相宜,相宜粗细。师在,问师,师不在,问三人。
二0一二年七月九日 14:30
图片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