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蔡茂友国画赏析
姚 丹
那日偶遇数友,聊谈国画。话语间提起当代国画之作品,感慨万千。我等皆知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之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之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然当今之作品能以此为首推者,脑海浮现非谢雅柳、黄永玉、崔如琢、蔡茂友等莫属。
话起蔡茂友者,且不提其传承导师启功精髓之书法成就,其国画上的造诣更是令人仰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是其作品的真实写照。写意水墨,书画同源,更是难能可贵。用当今的话语来表述,可谓:笔笔皆有意,处处皆提神,画里诉故事,画外皆育人。……
以四尺斗方纸夲花鸟画《双飞》为例,乍一看此作品布局传统,然细观颇具蔡氏风格,动静间展现整体张力,不经意间的留白,给整幅作品带来视觉的平衡及意境的升华。更令人惊叹的是其一,画中任何元素:双雀、艳花、旁枝、众叶等,皆围绕一条暗线展开,即:风。风无形,然自存。曾几时,禅宗六祖问道,“幡动,风动,皆乃心动”。画者对禅宗精髓理解之深,画语表现手法又何等的以形写神,融化物我。其二,元素之双雀:劲雀迎风健双翅,是其作品对精进利生的儒家精髓的最佳写照。其三,元素之艳花:红花顺势展媚姿,是其作品对“顺势而为”道家精髓的又一写照。其四,元素之绿叶:群绿狂攒忙摇曳,是对当下社会部分人世现象的展露。不妨将其画语一并展示:劲雀迎风健双翅,红花顺势展媚姿。群绿狂攒忙摇曳,落得一地谁人知?……,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皆收画底。意境深远,警示世人,以画传音,其观点及态度的表达又何等的巧妙与深邃。……
蔡茂友的国画之所以被业内人士所推崇另一方面突出表现,即:线条。由浑厚书法功底上衍生的“蔡氏国画线条”是将其国画推向新高度的另一个标志。他将草书中灵动疾速,乍干乍湿等风格在国画线条上表现的淋漓精致。这种“蔡氏线条”所表现的物象内涵,总是让人眼前一亮且独树一帜。
蔡茂友国画在画法技艺上的精湛也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何为精湛,再以《双飞》为例:其一,牡丹顺风姿态静中有动,共性中存多样化的展示,侧露展姿更是婀娜多姿。其二,牡丹画法用笔多样精练,例如:向上花瓣,笔尖下,笔根上,侧锋横卧,一笔构成。小瓣用笔,尖肚落纸即成,轻盈灵现,毫无拖沓之感。大瓣用笔,一揿到底,笔肚笔根在运腕动作间,将笔根间淡红体现在瓣间,从而形成自然的浓淡之效果。其三,画蕊点睛,蕊头点黄饱满而聚散有序,然又不拘泥与一蕊一丝。看得出源于勾点花蕊时间的精道把控,更体现风中牡丹之媚姿。其四,画叶结构“三叉九顶”,姿态各异,行笔简洁流畅。期间老嫩叶片、叶脉等零零种种技艺画法无需再列,观作品即扑面而至。
蔡茂友国画在用墨上功力也是众多画家望成莫及的。蔡茂友的国画用墨极度追求“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境界。其极精于用墨、用水。墨重而不死黑,墨淡不散而空灵。深浅间尽显用墨功底。……
国画是中华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从事书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由内而外的灵魂迸发,是自身综合内涵及修养的展示,是技艺精湛的完美体现,而集中华文化精华之大成的当代画家蔡茂友,其未来之作品又何等具有想象空间与令人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