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 健 柔 润 汲 古 融 今

 

刚 健 柔 润   汲 古 融 今

——观苏忠越先生书法作品有感

/高永汉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自有文字以来,它完全按照自身的艺术规律不断发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成绩辉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苏忠越先生,中国福建省永安市人,执教多年,桃李满天下。其自幼学书,钻研书艺几十载,临池不辍,诸体兼能,后以临习王羲之行书为主,其书艺作品追求刚健凌洁、柔润灵秀,具有线条变化丰富,气势刚柔相济的独特风韵。细品先生的书法作品,文字布局合理,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意态奇逸,展现了艺术风格和修养,刚柔相济的挥毫,将个人的性情随着笔墨自然流露。

欣赏苏忠越先生书法作品要从大处着眼,看整体的布局气势,从小处琢磨,看点画笔法的工夫,从间架结构看字型体态的美观,从字里行间看通幅的意境效果,处处彰显精彩,其作品笔力、气势、神态都非常到位,外形多姿美观,内在奕奕有神,可谓是“形神兼备”,极具艺术和欣赏价值。而从运笔、用墨、布局、章法等来看,苏忠越先生的作品功底扎实,广收博取,用精取宏,汲古融今。既有现代清新之感,又有古典质朴之美。

苏轼说道:“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身为一位书家,学习书法而无学识见解,专门摹仿,即使下的功夫再大,也不过徒有形式,只有读书万卷,心胸开阔,下笔才有神韵,苏忠越先生尊重传统,长期以来比较系统的临习王羲之行书,深入体味其形意奥秘,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其师古不泥古,汲古出新,多年来对于历史名贴的潜心研究和摹习,融各家各派之所长,在艺术探索生涯中,尊古立新,自辟书风面貌,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苏忠越先生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妙笔生花的渲染下,犹现高山流水又见万马奔腾,让人不禁心生敬重,陷入深思。这其中展示出的正是书家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内涵,同时也是书家人格思想的写照,是理性与感觉、学养与技巧的统一。

学习书法妙在其人,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书法和文化在苏忠越先生身上相得益彰,互为滋养,其作品思想基础是儒家的中庸观,表现出不激不厉、中正冲和之美,汉代杨雄说:“书,心画也。”蔡邕在《书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这大致可视为书法本质的最初定义。作为书家,苏忠越先生实践着这一创作思想,但作为学者,他对书法功能的认识及书法创作的目的十分明晰,在此基础上寻找并拓宽书法艺术的审美领域,而正是他渊博的知识、豁达的胸怀、严谨的治学之道这些特质,将其在总结出书法创作真谛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形态。

近年来先生收获了众多荣誉,而对这些,他淡然处之,平时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一直潜心书艺创作,不断提升自己,不浮躁,不被世俗所诱惑。在他的笔歌墨舞中,我们读到了一种性情,一种志向,一种境界。衷心祝愿,在今后的岁月中,苏忠越先生的书法艺术,墨香弥远!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