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书古意 泼墨品自高
——孙西旭的书法艺术赏析
备受书坛瞩目并被誉为“中国书坛奥林匹克”的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评选揭晓后,我市青年书法家孙西旭的两件书法作品从5万余件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同时入展广西展区和上海展区,成为临沂市唯一同时入展两展区的作者,全国也仅有几名,为我市书法界争得了荣誉。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孜孜以求,寒暑不辍,乐此不疲,厚积薄发,凭着他的书法天赋和刻苦勤奋,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诗书画印,醉心于斯。一盏灯、一张桌、一叠纸、一支笔、一方砚,这些是孙继溪的人生挚爱。身为记者的他,在繁忙的采访工作之余,广交同好,遍访名师,多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的书法培训,得胡抗美、刘文华、张旭光、张建会、胡秋萍、吕金光、王厚祥等名师亲授,书艺猛进。
孙西旭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敏于自悟,书法诸体兼擅,尤长于隶书、行草,小楷也很精彩。隶书的灵魂在于博大沉雄和质朴凝重,孙继溪的隶书秉承这一灵魂,作品硬朗沉着,讲求实质,平实里见风骨,透露出大气、文气、逸气、雄浑之气。字的空间在无意中开合着,部位在无意中挪让着,墨色在无意中枯湿着,字与字在无意中参差着……看他的作品不会让人有突兀之感,却会让人思索想象,在思想中寻觅他对隶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多年来,他一直沉醉于隶书经典作品之中。主要取法于《礼器碑》《石门颂》《鲜于璜碑》《张迁碑》《好大王》《西狭颂》《杨淮表纪》《广武将军碑》《嵩高灵庙碑》等,并参以秦汉简牍、帛书和金文、石鼓文;,以及长沙马王堆帛书等。历史上凡有成就的书家,无不是大功夫加悟性,狠功夫加灵气,死功夫加活参,整个身心与碑帖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参互融,精神渗透,沉醉其间,从而真正悟到经典碑帖的性灵,使自己心中和笔下爆发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孙西旭多年的艺术实践,使我看到了当代书坛中青年作者群中的一位正在走向经典的颇具才华的书法艺术家。他的作品用笔之精到,变化之丰富,气势之宏阔,意味之淳厚,颇为突出。赏其作品,如品佳茗,如尝美酒,如饮山泉,令人赏心悦目。
欣赏他的行草作品,其格调清雅,气韵丰沛;结体古朴,字势生动;笔墨健劲,气脉通达。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活力;笔法精致,师承有序。行草书对王羲之、孙过庭、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王铎、傅山、三笔三迹等大家书法浸淫尤深,心追手摹,兼收并蓄,并日见通会,渐出机杼。二王的俊逸洒脱,张旭的神虬腾霄,怀素的飞动圆转,米芾的跌宕多姿,王铎的风樯阵马,傅山的雄强奇崛,让孙西旭对书法这门传统的艺术有了心驰神往的迷恋。他忘情于笔墨间,是那样的无拘无束、纵横驰骋。笔歌墨舞之间,线条墨韵的生命化和人生的形态化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境界吧。
纵观其大草作品,率意天真,翰逸神飞。字的大小、墨的浓淡,行笔速度造成的丰润、焦枯,对比强烈,参差错落,彼此照应,左冲右突,跌宕起伏,极具动感;字与字之间相互避让,顾盼生情,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蓬勃之气;而内在的张力发挥到了极致,达到了既沉郁顿挫,又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尤其大量的渴笔飞白,大有“长蛇惊赴壑,逸骑渴奔泉”之势;从字的空间造型和时间流动中,将理性控制的秩序感与抒情冲动的奔放感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流露出朴素、自由、率意的文人本色和积极、和谐的时代气息。首尾相应,一气呵成。有时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有时如清风入怀,清爽宜人;有时虎啸雷鸣,气势如虹。他的草书往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给人以惊喜,给人思索与启迪。孙西旭的大草艺术,是他功力、个性、性情的直接体现和真实写照,充分体现了他法古师心,准确而不拘泥的把握传统,由技而道而心,再随心而迹化的书法思想。从他的草书作品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深厚的书法素养、纯熟的用笔技巧和他本人特有的洒脱豁达的为人气度,以及作书时那种难以遏止的激情之美。观其挥毫泼墨时,只见其饱蘸浓墨,出笔迅疾娴熟,点画飞腾跳跃,线条顺流急泻,恣肆奇纵,挥毫间一任感情勃发,酣畅淋漓。此时此景,大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妙。
思想的高度决定着艺术的高度,在任何时候思想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他对自己的书法之路有着清醒的认识,“回归经典、入古出新”是其对自己书法之路的规划。始终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于书法创作中,凭借手中笔墨“达其情性,行其哀乐”,将自身对书法的热爱之情糅合到了与濡墨走笔同步协调的境界,通过有形的笔墨语言和对线条形象的塑造去尽可能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浓厚的抒情色彩、丰富的线质线性、娴熟的用笔技巧,开拓了他的草书艺术的雄奇瑰丽的崭新境界。
孙西旭笔下的小楷刚柔兼备,意蕴空灵,法度严谨,笔法娴熟,古雅清逸,劲健有力、富有灵气。在平实饱满之中传导出畅达与灵动;在舒展与稳实之中展示雅逸与恬淡。他的小楷作品主要以钟繇、王羲之、赵孟頫、文征明为根基,他把赵孟頫的灵巧,唐人的机趣,魏晋人的高古简淡都能和谐统一地容入作品当中,且于不经意之间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意识。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孙继溪的书法之笔墨以其性情为本,他的作品既谨守法度,保持一种盎然的古典情怀,同时又畅叙幽情,体现一种闲适高雅的人文精神,使性格气质与书法墨迹构成奇妙的内在呼应,成为其人文中的艺术折射。既有感性的激发,又有理性的启迪,它把情感、想象、理解、体悟全调动起来,从而产生“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
书者,世间之高艺也,非勤耕不能入其门,非师古不能得其本,非善悟不能有所成。孙西旭走过的路足以证明,他不仅具有勤奋不辍的刻苦精神,而且具备很高的书法天赋。在书法艺术的漫漫征途上,风华正茂的他正努力尝试着在反复地临摹和思考中激发出闪光的亮点,在不断地肯定与否定之中认可自我。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阅历的磨砺之下,孙继溪在书法艺术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远,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