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孙寿中书法网 01/30 08:46
 

    

孙寿中

人生有许多陪伴,有些陪伴短暂,有些陪伴漫长。似水流年,陪伴必有真情。今天我想写写陪伴我很久的《读者》与书法。

与《读者》相识至今,可谓是有趣有情的31年。 我在西北当兵时,工作的单位,每年都订阅一些报刊杂志,我从中邂逅了《读者》——自此开启了与《读者》结缘的难忘岁月。因为津贴微薄,不能一下子把全年订齐,总不忘每月屁颠颠儿跑到邮局买上一本。买杂志的心情,可能和年轻女子选衣服、买饰物别无二致吧,真个是爱不释手。几次搬家,我有很多的东西当废品处理了,唯独收藏的几百本《读者》整整齐齐码在箱子里,舍不得丢掉一本。一本好书能让人沉淀,褪去浮躁,在书中找到自己,了解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而对于我,《读者》就是这样的书。青春年少时,沉溺于精彩的故事,和那偶尔一翻看到的几则笑话;而立之年时,习惯从别人的故事中见解中为自己解压,充电;这几年更多的是喝杯茶看看文章,体会它带给我的那份恬静自如。一本杂志的31年和我人生中奋斗的31年就这样紧紧重叠,在不同的时期给我不同的感受。掩卷沉思,为何初读一篇似乎并无多少吸引力的文章,若干时日再捧读,竟能成为心中的美文?为何年少时书中所见的对错是非在岁月的蹉跎下有了不一样的模样?琢磨,思索,在我对书的疑问中,在书对我31年的雕琢下,我成为了今天这样一个还算淡定的我。此番裨益,醍醐顿悟,喜不自胜,夫复何求?

这些年陪伴我的除了《读者》还有就是书法了。自少年入门以来,因受时间与环境的制约,使之经常处于断断续续又起起伏伏的状况,值得庆幸的是不管外在条件如何制约,书法最终和我还是从一个水中月一个镜中花发展到了你中有我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我想这不仅与心境有关,更多的是通过纸上的点画纵横来表达情绪和个人积累的一次次输出。有情观鸟啼深树,无事看风扬落花。社会在发展,人也在改变。这种变化虽不刻意,却在无声无息中发生,个中微妙甚至自己也难觉察。我书法的格调也是应了“字如其人”的古理,每处夜阑人静时,简陋的斗室,青灯铁砚,我沉浸在笔端的墨彩飞扬,与先贤法家的对话,在深味古人所说“废纸三千”、“池水尽墨”孤寂的同时,我在问自己为什么会对宋时“苏米黄”这些文人墨迹法帖如此钟爱,其结字其用笔为何那么能给打动我震憾我,或许就是他们字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人的自信吧。其实宋人在自信中充分发挥个性的书风就是宋人的尚意书法。听过一句话,艺术家都是单纯的,因为他把一切时间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自然就淡出了名利场。我想一个纯粹的书法家,不可只练技法,更要博读广识、以学养书。抱着对纯艺术创作的信仰,我先后举办了自己的两次书展,所创作的内容大多以诗词歌赋等国学内容为题材,无论从结字、用笔,还是整体气息,都力求在点画之间传递美的同时输出自己对书法的文化理解。
   感谢《读者》与书法的陪伴,我愿与之一起走向远方以收获更多的精彩。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