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国书法,这是不少国人,乃至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无限仰慕的。而其中一些人,更是为之不惜终生去付出,去努力。
我一边看,一边学,一边做,现有一点认识,今天不揣浅陋,冒昧咋呼,供世人,供同道教正。
一、中国书法是中国古今汉文字的集中显现。我们古人,我们前辈中人,智慧高穹。在历经上千年的漫长、艰辛的劳动中,创造出了中国古今汉文字,并进而确立了篆、隶、楷、行、草等五种书体。甲骨文、金文、篆文为中国古文字,而隶、楷、行、草为中国今文字。这中的隶体实际上是中国古、今汉文字的分界线,起古今汉文字的上承下传(开启)作用。即上承篆体,下开启楷体。篆文向隶体进变,而隶体又向楷体进变。它在篆、楷间过渡。我现在把隶体归列为今文字范畴,是因为它至今仍被普遍使用和流行。我们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虽其有聪愚之别,但在他们渐至长大成人前后,都不同程度的对自己民族的文字感兴趣,这是情有独钟,天性使然。但凡有机会的话,他们都要去认读,去学习,甚至去加深研究。这是肯定的,不容置疑的。
二、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今汉文字的创造和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确立,这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国人,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世界上其他民族对我们中国,对我们的华夏文字的学习,认读和研究,有利地促进了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学习、认读和研究。我们华夏文化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是以此为契机而相互学习、相互发展的。
三、学习、认读研究中国古今汉文字,趣味多多,识见多多。
中国甲骨文、金文、乃至篆文种种,现在能见的资料很少,这尤其以甲骨文、金文为最。在书法作品的参赛中,数量甚微,不如隶、楷,更不如行、草书体浩瀚。即如此,但只要认真去认读细心品味,尤其是甲骨文,很多字的优美的象形结体,您会感到思想万千,快乐阵阵的,而对我们古人先贤便敬致有加了!
再说隶及楷、行、草四种书体的今文字。汉隶书体虽遥远,但时人仍不泛使用和流行。汉隶文字是我国隶书体文字的宗祖,即如说汉隶为宗。汉隶(指在东汉时期成熟并规范的通行当时全大汉天下的汉隶文字。它以其高古,拙扑和正大,静太美的面目而立世。)在中国汉文字书法中,至今变化丰富,意趣盎然,故仍吸引了大批人去探索,去学习,去研究。再说楷、行、草,尤以行、草书字体更是浩瀚无际,学者万亿,世人往来、交流,无论老幼,皆普遍涉及。在汉字书法中,行、草也一直占居前列。中国文字已由古文字的象形美,蝶变为符号、线条的结体美了!既为此,去认读它,学习研究它,肯定是饶有兴味的。
中国古今汉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支柱,也是中国书法的支柱,没有中国古今汉文字,就没有中国书法。中国今文字是中国古文字的蝶变,优化。今人把重心放在学习、认读、研究、发展中国今文字方面,这是社会,这是文化发展的使然。在条件许可下,这同时学点中国古文字,裨益有在,能认清认识中国今文字的源头,为学习好中国今文字,学习好中国书法建立更好的基础。
(二)
什么是书法?书法的特质表现,即书法的核心内容是哪些?书法由哪些元素构成?据我看来,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对书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探讨了。这也是一个学书法的人经常碰到的问题,要思考的问题。
一、有人说,书法是写字。又有人说书法不是写字,而是书写。更有人说……真是众说不一!究竟书法是什么,我的一个不成熟的看法,说它是写字也有道理的。你看,无论我们面临国家级的书法展,还是面临省、市书法展,即或面临当地的书法展,都常听到这样的话,即那个的字写得还可以,而那个的字写得不怎么。这都没离开一个“写”字。所以,说书法是写字是有道理的。书法是讲究雅的。故有人又提出书法是汉文字的书写。这听起来,是较“写字”悠扬了许多!就比如说,一个人在读书,另一个人在念书。念书与读书没有区别吗?读书有随意,豪放感觉,而念书则较细致,不同程度地使人感到念书较读书更深沉了些,念书更添加了些思考的成份。
二、无论说书法是写字,还是说书法是书写,似乎只是涉及到了对汉文字的书写的常态,而设有探讨书写的要求和法则。如若学习、探讨、研究我国汉文字的书写要求和法则,并付诸实践,您说这不是书法了吗?肯定是。
所以说,书法就是学习、探讨、研究我国汉文字的书写要求和法则。具备这些行为,即带动作的对汉文字的书写就是书法。这个时候,书法已由名词变成了动词。如若不具备这些行为,任情姿意,随便而为,显然那不是书法。
三、书法有法则吗?这回答是肯定的。书法究竟有些什么样的法则呢?而这些法则的显现,能不能说它们就是书法的核心内容呢?我认为这也是肯定的。
书法的法则,是指书写汉文字时的笔法,墨法、结体和章法。这些所有,也就是由它们构成了书法的特定内容。
简言之。
笔法,这被我们的前人、古人认定是恒古不变的。那就是起笔、行笔、收笔时,坚持的一种方式方法:有方有圆,有藏有露,有疾有徐,持中锋侧锋或中侧并用,千般变化,依需而行。
墨法,这就是讲用墨。它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有枯(燥)有润之变化。我们现代人已较前人,较古人更加拓展,不仅在行草书体方面是如此,在楷、隶等正书体文字方面,也尽显风流了!
结体、章法、是指在保持或基本保持我国汉文字的间架结构,方圆形态,上下、左右构架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它们,使它们更加饱含趣味。一个字内是如此,一行字内乃至整幅字内皆如此,使其黑白对比,幅式形态更超前人,生动衍变。
笔法、墨法的丰富衍变,使得我们的作品平添了韵律和节奏。而美好、生动的黑白呈现,部首左右,上下的攲侧跌宕,以及新颖、优美的章法幅式,使得我们的作品别具神采,更超越前人和古人,对楷、隶等正书体文字上的板滞,便增加了我们现代作品上的生辣美和苍茫感!
(三)
这一节里,将是我对书法作品的创作,书法作品构架的主要元素的肤浅认识。是否妥帖,望世人与同仁一道探讨,并赐教。
一、书法作品的创作。
书法作品创作与法帖的关系。这里的法是效法之意。故此法帖,就是书法作品创作遵从与效法之帖。而此法帖,是经千百年古人、前人认可的名碑名帖。这也就是当代人所说的经典。显然,这些名碑名帖,这些经典,它有更高古敦厚的气息和源头,我们任何一个学书法者,爱书法学习者,都可以选择,要取法孚上,但都是绕不过这一源头而想有所作为的。既如此,我们就要学习它,临仿它。这实际就是学习、临仿古人前人的用笔、用墨;学习、临仿古人前人造字的结体、架构,以及学习临仿古人前人进行书法作品创作的幅式和章法。不如此,我们何以有源头?何能谈承传?何能谈创变?当然,我们要学习好古人前人的经典进行实际创作,那也是千般不易的。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即:我们当代人的创作,即或是我们的手迹原创,实论起来,绝大多数还是集字、集古人前人之字,而不是自己的东西。这想起来,可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书法作品创作的易与难的问题。您看,有的人不觉得怎么费劲,拿起毛笔就写,写完了盖上两枚印章就成了。而别有一些人,则感到书法创作孰非易事,三天几天动不了笔。一急之下,甚至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即或有些动作,也是心神不定,处处狼藉。这些如此,当然有待调整。第一种人太随意,但其轻松情致有可取。第二种人紧张过度,但对书法创作的认真、严慎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的前人和古人对进行书法作品创作时,就论述过应持的心境和纸笔等应具备的条件。这些是不能忽略的。相反,我们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确定好正确的书写内容,以致书体和幅式,同时使自己安静下来。既然心境良好了,客观条件基本具备了,那就开笔吧!
对自己亲书的一稿、二稿……我想应该抱以静观,再作调整。当基本确立时,就收笔吧!当然,一件作品不可能十全十美,说不定三件、五件摆在一起,还各显风骚呢!更不可能一递上去就中评委下怀!我想,我们为书者,多数不为此吧!既如此,我们就轻松些吧!
二、书法作品的构架和认定
一件书法作品在幅式,即横幅、或条幅、或斗方、或扇面、或中堂等经设计确定后,应该有正文,有款识,有印章。这三样东西是不能少的!
正文,即书法作品的书写内容。这个内容,当然有多有少,有长有短。这是古今诗文,也可能是格言警句。就大字者看气势,而小字者看精到。这是艺术而言。这也是世人所需的。我们在确定这书写的内容时,往往是谨慎的、严肃的。书体由书写者的习惯而定,而内容却是书写者的心性反映和精神气质、精神境界的定格啊!因此,这正文是书法作品的实际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
款识,这是书写者对自己书写的内容的认定和意图。所写内容是自撰的,还是他人的,或赠人与否,皆于此中给予说明。这同时要写明书写者书此内容的时间、地点、和本人的斎号姓氏。所书某某正文及书写者意图,一般写在正文之右,这视为上款。而时间、地点、书写者斎号姓氏,一般写在正文之左,这视为下款。并上款的起首处略高于下款的起首处。但客观的发展情况,往往不完全如此,特别是现代作品,书写者把上下款几乎全写在了作品的左侧,更有些客观情况不容书写者写得那么多,那么全,不得已只能写上一部份或一小部份。或甚至只写上书写者的名字,这就是常称为的“穷款”。这穷款,有时书写者只用了一枚印章代替。这都是许可的!所书内容若是伟人、领袖的论说精语,书写者在写完款识书写自己的姓氏时,一般应写“某某敬书”或“某某敬録”。
印章,这有闲章。腰章和名章之别。
闲章,这多用异形,即楕圆形、不规则形状和长方形的材质刻制。该印章用在正文上方之右侧的第一、二个或第二、三个字之间,其字意应为正文内容含意的概论和旨意。由此可见,因书家一生中可能要创作多种作品无限,故此类印章可谓多多益善!
腰章,一般要小于闲章和名章(这待后叙)。多为小长方形或小圆形,字意为书写者的生肖属相或住址籍贯。书法创作的实践活动中,此章多用在正文中间的扁右下方和行间的参差缺口处,以起到作品各方的平衡等作用。
名章,这为书写者的姓氏刻制,为正方形。它有大有小,有阳文,有阴文之分,但一定为正方形,以示书写者人格端庄方正之意。它必需用在作品款识下边的书写者姓名之下,或其旁左的适当处。此章一般与书写者的斎号章同用。斎号章在上为阳文,名章在下为阴文。这为常态,也是定论!
结束语: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具体说是我们当下所处立的自己的国家。她是强大统一的,她是正大包容的,她是奋进向前的。我们自己的祖国的这些主流特点,时时都在积极影响着当今时代下世界上别的国家和地区。既如此,我们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一个书家,将用怎样的笔墨来表现这一时代?将用怎样的笔墨来表现我们的国家?
笔墨当随时代!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