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极具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新概念,现在,中国梦已经是海内外热议和关注的重要话题,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汇成了一股潮流和力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进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注入了新鲜活力。
任何理论和学说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有着问世的时代。马克思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中国梦作为新时期具有丰富内容的理论学说和多样性实践意义的社会理想及发展目标,在当今世界性的时代大潮和人民群众的心愿中应运而生。从传统文化角度理解、认识中国梦的问世时代以及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多角度的认识和把握中国梦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刻了解中国梦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的重要意义, 明确中国梦展示的时代精神。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有一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福字”。福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她的涵盖面非常广,伴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她所折射出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
“福”字由来于古人祈求庇佑、圆满之意;古人又将“福”总结并赋予了五个含义,即“五福”《尚书》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传统习俗中,五福合起来就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
一个“福”字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福”,在过去是多指“福气”、“福运”、“圆满”之意,而现在人对福的理解是“幸福”是美好生活的极致状态,亦是圆满人生的极致追求。福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流淌于每个中华儿女血液里的精神血液;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伟大信念和不懈追求;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的到来;而这个“福”正是中国梦。
孙中山先生在《同盟会宣言》中阐述“复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
中国梦之所以有这样一种新鲜活力,就在于中国梦是现阶段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光明前途、对人生幸福追求的一种情感表达和理性概括,既浸透着历史的苦难与沧桑,又散发着当今时代社会大众的气息与愿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一普惠于民的本质、为人民谋福祉的伟大理念,与中华几千年传统福文化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和谐一致;让中国梦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成为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成为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和自己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让每个中国人都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国际著名佛学大师、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星云大师认为,真正实现国富民强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个人理想和民族理想是紧密结合的,只有国家富强起来,人民才过得好,才能谈个人理想;才能有实现对幸福更高追求的希望。
亿万人民怀揣着各种梦想,在中国这块神秘而又富饶的土地上耕耘了五千年历史,虽然经历过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但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而今天,我们作为中国人中的一员,要为习主席提出的新梦想而努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华福文化源远数千年阐述着个人、国家对于美好未来的期望和追求;似乎正呼应着“中国梦”这一高度凝练的象征性理念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发奋图强,和衷共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梦想。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国际幸福日”的确立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是中华五千年福文化精神理念在全世界的绽放;因为她明晰了“幸福”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数万年的人类进化史、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宗教与信仰,无论是东方的“平安和谐幸福”,还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博爱”都是并行的幸福路,目标都是为了“世界共同幸福”。人类文明将在“世界共同幸福”这个人类的普世价值观里融合,社会矛盾将在将在“世界共同幸福”这个人类的普世价值观里化解。同时倡议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创造人类共同“平安和谐幸福”的生活,实现“世界共同幸福”这一全人类最伟大的目标!
2013年3月20首个“国际幸福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发表致辞,强调追求幸福是人类奋斗的核心,同时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人类向往的幸福未来。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中国梦”是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相互交融和包容的梦想,是中国人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梦想。“中国梦”与世界和平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中国梦”是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参与全球治理的梦想,是推动建设公正、民主、和谐的世界秩序的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而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推动实现全世界人民梦想的长久动力。
中国梦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合作互利共赢的世界时代精神。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正向中华福文化理念在五千年后被世界崇尚和传播一样;中国梦正在向世界传递幸福中国的声音。
“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中国梦就是当今时代精神、文明之精华。 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认为:“文化按定义是由人自身自由的首创性所创造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赋予文化如此多的样式: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个时代。但是,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创造了自己。”在所有文化现象中,祝福与祈祷所生成的文化景观,是我们最常见于生活中用以区别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中国传统福文化绵绵传承、悠久而广博,它以一种现代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来拥抱博大而热烈的中国梦,并与其气息相通!
简而概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是民族的使命。中国梦的实现就是国家和人民福祉的实现。中国梦是中华福文化的时代阐释。
作者简介:
观同(原名王韬、王涛)1974年出生于山东,现定居北京。
中国福寿传统文化研究学者、书画家、世界最大单字毛笔书法中国第一红“福”世界纪录创造者、北京文化艺术专家志愿者、被誉为:中国写福送福第一人、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观同,自幼深爱绘画书法,少年时代不断有作品在国内外展赛获奖、展出;21岁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参加工作后虽忙忙碌碌,但难灭内心对艺术的热爱,业余时间笔耕不辍;擅长传统水墨绘画、精于福寿书法创作。观同名字来源于其“观沧桑世事,同道者同行”的自我感悟。体现了进入不惑之年的观同对于现实生活与价值观的感悟与总结,以及人生阶段性精神追求的定位。
把中国八万余汉字中总最吉祥的“福、寿”两个字追根溯源,作为探究和宏扬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体现了观同对文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当今时代精神世界价值导向的理解。
观同认为对传统福寿文化的认识与传播,应站在时代高度,发掘传统福寿文化的理念精髓,体现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展现其在新时代全民族促进和谐文明发展的文化魅力与价值。
观同认为福寿单字书法创作应基于对文字本身的起源与千百年来艺术表现形式演变的理解与尊重;以喜闻乐见为宗旨,主张“意在字外”。
观同崇尚儒商之道,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与策划,具有十余年艺术教育管理与文化传媒工作经历,曾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动漫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农工委主办大型公益电视电影《城市交响曲》系列活动总策划、项目执行总监等职。曾针对社会民办艺术学校总结提出“1+1+1”办学经营发展模式,受到广泛好评;多次受邀参加组织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教育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开展的全国师资培训活动,以全国民少儿艺术教学管理与经营研究咨询专家身份先后对全国数百家少儿艺术学校进行教学创新与经营管理的指导咨询。出版有《校外艺术教育经营与管理指南》、《民办教育与市场营销》等专著、论文;获得全国十佳美育教育家称号。
2014年与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联合发起成立北京观同福寿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国传统福寿文化与当代福寿文化产业经济的研究。
中华五千年传统福寿文化化源远流长、绵绵传承、悠久而广博,一个“福”字包含了“寿、富、贵、康、德”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极致美好人生的渴望。伴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伟大信念和不懈的精神追求。观同认为研究和传播中华福寿文化,就是延伸和展示精神文明正能量,有助于当代社会对于生活观念和价值观的时代认知与感悟;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的弘扬中华福寿文化,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观同热衷于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宏扬传统书画艺术,传播中华福寿文化。被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聘为《北京市专家型文化志愿者》称号。
2014年由观同福寿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的“观同送福”主题公益创作活动,观同先后创作书写了数千个福字书法作品赠与各界人士,积极向社会传播中华福文化。2015年1月23日,为迎接新年到来,由北京宏福集团、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举办的“向全国送祝福”公益活动现场,观同在宽5米、长6米的画布上采用特制的大毛笔和红色墨水写下巨大的红色“福”字,成为最大单字毛笔书法中国第一红“福”世界纪录创造者。
2015年2月10日,观同以北京文化艺术专家志愿者身份受邀参加由北京市文化局、门头沟区人民政府支持,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门头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春暖万家红”—第七届北京文化志愿者“送福到家”活动,观同特别题写了宽2.8米高4米的巨幅大红“福”字并作为活动启动揭幕展示,以此向千百万北京人民送上新年最大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