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任性

一种任性

/王金泉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呼和浩特的书家,便碰到了崔天庆。此人身材中等,体格瘦劲,略有秃顶,五官尚属端正,只是笑起时,额头和嘴角的纹路较多,而且复杂,一时半会儿弄不清他的年龄及背景,后听人讲,他也快五十岁了,在部队工作,属军旅书法家。

听是军旅书家,我便肃然起敬,自认为生活在军营里,天天正事还不一定做完,而且还担负着戍边卫国的职责,哪有时间去舞文弄墨,且书法是最浪费时间的活儿,坚持下来多不容易。基于此,便对他的字多看了几眼,多揣摩了一会儿,甚至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多进行了一些欣赏。

他就站在旁边,我虽没看他的眼,但能感受到他双眼中毫不隐藏地透露着一股傲气,因为写他这种字的人,举国上下清一色的是这种眼神,故不用直视,便能体察他的心情。

他的字很不一般,是不随时流的那一种,是常人不敢企及亦不能企及的那一种,是典型的以才情取胜的那一种。结体充满情趣,章法大开大合,墨色重则糊在一块,枯则到过瘾为止,破锋散锋随兴而至,长线短线说到即到,有满壁纵横之势,亦有满纸云烟之奇。我细究之下,发现有王铎的影子,还有怀素的身姿,偶尔还露点何子贞的味道,当然,也有一部分不讲理的地方。于是我对此人此书产生了一份好奇,至于他眼神流露出的是什么我已不在乎了。

某天我见识到了他的书写状态,那是个谈不上优雅的状态,但绝对是一个书家书写时的亢奋状态。他站立案后,身板微弯,一手伏案,一手执毫,目光炯炯,神情庄重,湍毫落笔,在我还未回神时,瞬间已写出十多字。但见柔毫生风,一泻千里,实有滔滔不绝之势。且左钩右带,亦庄亦谐,行草兼顾,把无定式。那位替他拉纸的老兄,看来对他的书写风格不太熟知,拉纸的速度竟没有他书写的快。整篇水墨淋漓,章法饱满,确有过人之处。完后他“嘿嘿”一笑,看了我一眼,我说能不能书写时再慢一点,把个别字写得更完美些。于是他提笔重写,结果这篇的速度比上一篇更快,看得我瞠目结舌。

最近又看了一些他的作品,感觉比以往成熟很多,虽然还是激情四射,但细节处理得较好,有分寸上的把握。我想,这肯定是笔速降慢的结果,于是问他是不是写得比原来慢了。他依旧“嘿嘿”一笑,说好像比原来的还快。我好半天没说话,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句:“这个疯子”!

艺术家是需要有个性的,而个性便是艺术家的品牌。如崔天庆者,或许未达到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行列,但其个性张扬,书法风格与众不同,而且视书法如生命,是可以没钱买羊肉但不能没钱买宣纸的主,且以弘扬书法事业为己任,但凡与他交往者,都会受书法气氛的浸染,所以这才是纯粹的艺术家。

高铁的速度快超越飞机了。不知道崔天庆的用笔还能够提速多少,但我喜欢而且信服他的这种任性。

 

王金泉: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