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师从启功先生和秦永龙先生,绘画拜崔如琢先生为师。作品朴茂厚重、大气磅礴、个性鲜明。值得一提的是,蔡茂友苦研的水墨牡丹画,从墨分五色到墨分千层,主要是立体感,明暗变化。水润冰心,主要是牡丹的质感,水色鲜嫩欲滴,更有一种情绪,一种愉悦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为当代画坛为数不多的水墨牡丹画名家。
蔡茂友在水墨牡丹探索创作中取得新的突破口:他掌控毛笔在极为合适比例的墨汁和清水中渲染成色,画时略一沾带,灵活运笔,一株墨色清雅的牡丹跃然纸上。通过奇妙地利用水墨与宣纸的特性,蔡茂友笔下的牡丹花瓣和叶子有了独一无二的质感。精心布局,以水墨的浓淡描绘花的层次变化,墨即是色色即是墨,力求墨分五彩到墨分千层的艺术格调。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沈周的水墨牡丹作品在主体风格上介于“勾花点叶”与没骨点写之间,这种风格突破了文人写意花鸟的程式化语言,同时又丰富了写真传统的笔墨形态,兼具塑造性和书写性,其作品造型严谨,结构松动,因势成型,墨色透明,笔致简明而形态生动,既遵循了写真传统,又强化了笔墨的情绪特征,语言较之传统写真更富有动态感。
水墨牡丹作品欣赏:
蔡茂友作品《春风徐徐香满襟》
蔡茂友作品《春风摇拽我心》

蔡茂友作品《春光无限喜上枝头》

蔡茂友作品《水墨牡丹小品》

沈周作品《玉楼牡丹图》 局部

沈周作品《墨笔花卉》

沈周作品《水墨牡丹》

沈周作品《牡丹图》 花鸟画立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