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晔

孙晔艺术网 05/04 09:44

野叟(笔名)
本名孙晔,字日华,1947年生,河北沧州人,农民,农耕四十年,笔耕五十年,可谓有诗书之好,但无诗书之名。其书内容,大都自作,自娱而已。即如是,然其主张鲜明,乃书必法古,不法古贤,书则若无本基之木。诗必依格,不依格律,诗则是背绳墨追曲,野诗拙墨。诚乞教正。

注:1、                           一九七〇年一月至1975年三月在北京军区守备一师二团服役。

2、存诗文四百篇,正在整理中,甲午年的近作,现已基本理毕。

3、1964年在上高二,因有诗数十首。适某教师屋墙刻有“东风恶,世情薄”,被误定为我,曾蒙不白之冤,后申不了了之。病半年没能上课,至今五十年。

自序

余,农人野叟,河北家园,守定犂锄、竞业不遣;栉风沐雨,四纪驰然,酸吟拙墨,陋室腴田;诗书萦伴,痴梦难圆,似非务正,恻恻惭颜。然人知玉刚善舞、刚柔并济,之文勤歌,文理同弦,盖为志趣也。以此推理,余或不为笑也。

七旬野叟,稿乱成丛,纵有散落,三百淡农,日臻土穴,当得理容,重温旧事,别生趣衷。与人无益,但唫自嗡,友人致建,试刊网中。不时不量,不期不重,诗书并载,末未泥鸿。幽深二道,野叟未通;芸芸高士、下里诚崇,神州赐诲,矜持仰恭,志同道合,去糙求工。

丁当晒神,汪魔斥雄,不扬不激,吾乃中庸。啸天诗作,人曰登峰,吾穷酸吐,师座何踪?!

关山不越,学鸠时舂,文愚矢志,笔吼西风;霓裳冯节,鸡履谢公,至友鼎助,竭鄙深躬!乃有诗曰:

年老病多多病呻    仄仄仄平平仄平

鄙微下里爱阳春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吟诗弄墨空如梦    平平仄仄平平仄

总拜上林冰一轮    仄仄仄平平仄平

(注:第一、四句的第三、五句字平仄对调了,此为变格,原格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此诗作於甲午立秋日,即农历七月十二日)

 

致垃圾场住户童子

甲午--初夏

松间小阁菜衔墙平平仄仄仄平平

葡下顽童习旧章仄仄平平仄仄平

相竞簇花忙问母仄仄平平平仄仄

书香何日胜花香平平仄仄仄平平

 

 

 

访北方工大书画院

甲午初夏十四日

翠竹香椿拥大家仄仄平平仄仄平

梧桐合抱日初斜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知何处闲人到平平仄仄平平仄

驚罢疑神扫落花仄仄平平仄仄平

 

 

自嘲

甲午仲夏二十三

生来斑彩有华章平平仄仄仄平平

何顾病身千万场仄仄仄平平仄平

命薄梁尘天不护仄仄平平平仄仄

悲歌九畹气徜徉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憶同某老师合影

甲午末夏二十二日

大家未必不亲民平平仄仄仄平平

曾与二师缘巧存仄仄仄平平仄平

老友连呼身不动仄仄平平平仄仄

冷夸合影太情真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原格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夕

甲午七夕晴

悠悠千古泪飞啼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上人间有不齐仄仄平平仄仄平

天已有情天已老仄仄平平平仄仄

无桥无雨解东西平平仄仄仄平平

 

 

 

赠郭兄

甲午初秋二十六日

冲天大厦径幽深平平仄仄仄平平

掬手融融切切琴仄仄平平仄仄平

觅得芳邻滋宝树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风逥荡景森森平平仄仄仄平平

 

 

自嘲

甲午初夏秋末

年老病多多病呻仄仄仄平平仄平

鄙微下里爱阳春平平仄仄仄平平

吟诗弄墨空如梦平平仄仄平平仄

总拜上林冰一轮仄仄仄平平仄平

注第一、四句皆变格,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致丁亥五叟

甲午仲秋初九日

同年五叟学五柳平平仄仄仄仄仄

坐大室中喓秘筹仄仄仄平平仄平

旧业不操养天寿仄仄平平仄平仄

乐中求乐上层楼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原格: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句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原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戏作

甲午仲秋廿四晚(阳历9.17

电波笑语识姚王平平仄仄仄平平

野叟皇皇做夜郎仄仄平平仄仄平

猫力穷游钱不缺仄仄平平平仄仄

冰书可效吐文章平平仄仄仄平平

中央广播电台姚宜彬、王怡品评“穷游”和“冰书”。

 

自嘲

甲午仲秋廿八日晚

诗词文赋背四万平平仄仄仄仄仄

求证赐教祈巧缘仄仄仄平平仄平

下里巴人清梦远仄仄平平平仄仄

古槐堪笑造三山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原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句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夜小市买书

甲午暮秋初五日晚

灯下朦胧地展书仄仄平平仄仄平

客来寻问主谁无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虹贯日终须现平平仄仄平平仄

且喜乡音已废锄仄仄平平仄仄平

 

 

 

致林公(涿州画家)

得见林公画牡丹仄仄平平仄仄平

恍如仙境彩斑斑平平仄仄仄平平

昭苏万物东风起平平仄仄平平仄

香雾濛濛锁九天仄仄平平仄仄平

甲午末秋(九月)十二日十六时

 

 

赠高兄

暮秋(九月廿六日)

终日弄文沐清化仄仄平平仄平仄

相知相得谢高君平平仄仄仄平平

何从何去长天暮平平仄仄平平仄

清越南风荡气神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句原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致童子九九

甲午初冬初六日晚

少年立志理当狂平平仄仄仄平平

郁郁书香胜谢堂仄仄平平仄仄平

桃李东风天际远仄仄平平平仄仄

月宫折桂岂皇皇平平仄仄仄平平

无题

甲午十月初十凌晨三时

病神醒我催回踱平平仄仄平平仄

背罢离骚背密翁仄仄平平仄仄平

窗外迷濛风飏啸仄仄平平平仄仄

时时带笑读时钟平平仄仄仄平平


同某师合影

甲午初夏廿日

青衣恻恻祈留影平平仄仄平平仄

巨擘怏怏赐作旁仄仄平平仄仄平

人境清泠如画境仄仄平平平仄仄

鹤香缥缈似天香平平仄仄仄平平

 

赠寄骑车叟(有照片)

甲午芒种

过车飒飒独迟迟平平仄仄仄平平

家宝满箱花一枝仄仄仄平平仄平

路作课堂肢作案仄仄平平平仄仄

赢来折桂有天时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第二句用了变格,其原格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参观书展之二

甲午冬至后二日晨

疏狂悔做不速客平平仄仄仄仄仄

噩噩蚓行三两张仄仄仄平平仄平

却道已收沿大道仄仄平平平仄仄

洞天自乐逝流光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原格: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句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参观书展之一

甲午初冬晦

大道无名号野翁   仄仄平平仄仄平

群雄聚罢殿空空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占筹铺纸留题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痼疾烟霞自试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参观书展之三

甲午冬至后三日晨

金风香满月团茅(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见迢迢万里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道未通喑小道       仄仄平平平仄仄

林中老我不时谣       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在自家果园、常得诗句。

 

.参观书展之四

甲午冬至后三日晨

清夜茅门带月敲   仄仄平平仄仄平

野诗不值半分毫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春华落尽秋萧索   平平仄仄平平仄

达则青云万象描   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第一二句,有时夜间看果园、得诗回家。

参观书展之五

甲午冬至后四日晚

山鸡舞镜半车书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材不材间筑草庐   仄仄平平仄仄平

枣大如瓜无觅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敝裘抱玉笑穷途   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草庐:曾植果树二十余年、园中筑简易房三间得诗二百首

 

.参观书展之六

甲午冬至后四日晚

圯桥进履投天禄平平仄仄平平仄

画饼充饥远使星仄仄平平仄仄平

爛尽樵柯玉壶满仄仄平平仄平仄

泥封函谷酒犹兵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原格:仄仄平平平仄仄注:首句说,年轻时曾有三位恩师,刘、高、常、教我诗书文,今俱仙逝多年,甚思、愧已未成才。

 

参观书展之七

甲午冬至后五日

白发颜郎拥鼻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未曾修道入鸡林   平平仄仄仄平平

空弦落雁兰亭会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三径菊香流水琴   仄仄仄平平仄平

第四句原格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参观书展之八

甲午冬至后五日

野趣悠然把令寻  仄仄平平仄仄平

忘机鸥鸟远诗林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古稀不做三刀梦  平平仄仄平平仄

甑釜尘鱼自拂琴  仄仄平平仄仄平

 


致谢袁君

甲午仲冬十三日晨

欲飞鸿雁遇双成  平平仄仄仄平平

愿带衰翁扣玉扃  仄仄平平仄仄平

立雪程门少黄绢  仄仄平平仄平仄

贵人自古不相轻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原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代人赋

赠刘大姐

甲午腊月十三日

休从日里忆家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密祖复生兰桂香  仄仄仄平平仄平

此别芳邻心亦远  仄仄平平平仄仄

毕恭毕敬颂安康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用了变格:原格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组诗七绝八首

高、张等称自一旧照酷似李敏镐、可入三贤,为第四,因得谑诗与文。

 

答张生

甲午暮夏初六日

我非敏镐与三贤   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啸诗词四百篇   仄仄平平仄仄平

朱墨兼书无赏士   仄仄平平平仄仄

穷途不哭唱余年   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首句指韩星:李敏镐、金秀贤、全智贤、安宰贤

 

答高君一

甲午小暑(六月十一日)

请君莫道入三贤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枕黄粱早绝缘仄仄平平仄仄平

多恨多愁自伤寿仄仄平平仄平仄

月明千里舞翩翩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第三句用了变格,原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答高君诗二

甲午小暑后一日

韩风来袭盛三贤   平平仄仄仄平平

何苦君称伯仲间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下里巴人人不识   仄仄平平平仄仄

鄙妻常斥我穷酸   平平仄仄仄平平


答高君诗三

甲午小暑后一日

青天仰面水云端  平平仄仄仄平平

惭色悠长不妄言  仄仄平平仄仄平

萍水相知情得得  仄仄平平平仄仄

琴台嫋嫋枕书眠  平平仄仄仄平平

 

答高君诗四

甲午小暑后二日

垂老深知世事艰  仄仄平平仄仄平

酸吟胜似怅盘桓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明星富过余穷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损胸前一片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

 

答高君诗五

甲午小暑后二日

万里波涛卷巨澜  仄仄平平仄仄平

高君唤我吐狂颠  平平仄仄仄平平

钧天广乐幽人乐  平平仄仄平平仄

借住天池一万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

 

 

答高君诗六

甲午小暑后二日

妙语如珠谢善颜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天悭且把墨诗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云霞明灭烟波起   平平仄仄平平仄

茶品东山悟道泉   仄仄平平仄仄平

 

续雅谑组诗一首(为共中之八)

 

寻张生不遇(七绝)

 

寻君两度到长阳   平平仄仄仄平平

自怪无知七夕香   仄仄平平仄仄平

持扇伏中高老乐   仄仄平平平仄仄

何仙招尔醉天堂   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阳即房山区的长阳,七月初六和初七两次去过。至望日把扇面交,故有此谑诗。

 


得新友记

去岁洗照,机有旧影,室中有客,视而驚曰:“似敏镐(    )”!余惑之,不语。今春复有客如是,余惑而思之,不语。近日有人驚曰:“诚是李敏镐(     )!”余斥曰“此乃野叟旧照,卿何资赐姓也?!”此人面赤而辩,曰“近韩风(寒风)来袭,三贤不单,(三鲜不淡)伴有敏镐(  ),其貌汝般(七矛入瘢)”。余正色曰:“三伏将至,何来寒(韩)风?无缘无故,何赐谋攻?!”此人叹而释之,余豁然心胸,乃知韩星有李敏镐及三贤(金秀贤、全智贤、安宰贤)之说。

余深愧良久,愀然而曰:“年华易逝,南亩雌风;朝夕不辨,夜读昼农。混混噩噩,碌碌匆匆;不时酸味,飘忽西东。”众人阒然,或瞵或睨。沉沉如水、若思若疑。

适有老生,翩然双至,慈眉善目,俊彩朗朗,分人凝观,拊手大笑,齐曰:“他精演艺,汝啸诗丛,颇知所向,异曲同工,书生白马,伯子钟翁;老骥伏枥,纵死不空。”余窃思:咒余也,戏余也、余将以戏相击也,乃曰:“烂衣褶面,腰屈如弓,身残步乱,志昧耳聋,影行无迹,何匹尔封?!愧颜尤甚,何入星宫?!”

嗟夫,老者高君也,高师也;生者,张生也,学士也。余叹曰:“验知殊节,千古悠悠,异时老壮、百岁飕飕,萍水相得,戏合侃投,墨诗为赠,无忌无忧。善哉、善哉!乃有此记及雅谑组诗八首。

甲午暮夏既望

 

五叟寻乐记

夫古人之乐,可举者尤甚,如曲水流觞,觥筹交错,濠梁观鱼,斗酒十千,先后天下,千里婵娟,磨刀霍霍,棒打薄情,草船借箭,赤壁夜游,大宴群臣,登高作赋,然未见庶人同属同庚之乐。今者丁亥五叟,自聚寻乐,或为后人增一也。

无山无水,无丝无竹,无酒无肴,无宾无主。庚序叙罢,亲声鼎沸,铮铮之交,淡淡如水。切瓜五盘,各须尽一,绵绵金谷,幽幽冻春。牌张五四,伏字四万,喓筹试墨,一书四得。龚兄得“青春无价,愁散天涯”也,乃曰“木受绳直,规矩成圆”;狄兄得“一杯明月即忘贫”也,乃曰:“诗有定格,常五七言”;高兄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乃曰“陋室书香、腹宝不夺” 也,周兄谐,得“起舞弄清影”也,乃曰:“与诸君乐翩翩似仙”也。

是以曰,风无雌雄,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加之也;乐无尊鄙,冲天感地,尽披市野绅庶凝之也。故曰:择友而乐,品位同鸣是也;啴喛之奏,伯子息波是也。

兴盛乐甚,两工三农,当得有记,乖之不恭。惟愧无南海之万一也。

诗曰:              现用格           原格

同年五叟学五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坐大室中喓秘筹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旧业不操养天寿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乐中求乐上层楼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午仲秋初九日记


《秘筹》背书内容(诗词文斌)

大王、屈原离骚873              小王、李密陈情表474


红桃

1、唐寅七律1-30首1680

2、唐寅七律31-40首560

3、唐寅七律41-48首448

4、唐寅七律49-62首672

5、唐寅集锦山24首1220

6、文征明七律12首670

7、木兰诗         580

8、李白蜀将草     650

9、李白梦游别     285

10、三吏三别      750

11、琵琶行        616

12、长恨歌        800

13、曹操三植一首  380

                  9310

共42700

黑桃

1、唐宋词1-20页     2000

2、唐宋词21-40页    2000

3、唐宋词41-60页    2000

4、唐宋词61-80页    2000

5、唐宋词81-100页   2000

6、唐宋词101-110页 1000

7、唐宋词111-120页 1000

8、唐宋词121-130页 1000

9、唐宋词131-140页 1000

10、唐宋词141-150页1000

11、唐宋词151-160页1000

12、唐宋词161-170页1000

13、唐宋词171-184页1000

                     18000


方片

1、劝学篇             766

2、前后出师表     624+630

3、兵法六要诫子    175+86

4、兰亭集序           320

5、归去来兮           330

6、滕王阁序           770

7、自叙帖、马说     700+150

8、陋室铭小石潭    90+190

9、岳阳楼记           380

10、醉翁亭记          360

11、孙过庭书谱1-16页1300

12、孙过庭书谱17-32页1300

13、孙过庭书谱33-47页1200

                     9370

 

草花

1、登楼赋     330

2、风赋        450

3、洛神赋      910

4、阿房宫赋    720

5、前赤赋      360

6、后赤壁赋     300

7、千字文      1000

8、草诀         860

9、逍遥游       299

10、桃花源记    293

11、爱莲说      120

12、白雪歌      126

13、春江花月夜  252

                6020


共:42700



赠龚兄七绝六首

磨刀匠、时做公益、因赞


之一甲午九月初七


古稀鄂叟性堂堂平平仄仄仄平平

直木利金情未央仄仄仄平平仄平

四海五湖多上客仄仄平平平仄仄

夕阳西下溢霞光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之二甲午九月初八

人道龚君有侠风仄仄平平仄仄平

轻钱重义气如虹平平仄仄仄平平

嘎然驚断空中雁平平仄仄平平仄

户户春光泛九重仄仄平平仄仄平

 

 

之三九月初八

人世高低各不同仄仄平平仄仄平

长教匠具吼西风平平仄仄仄平平

赢来后嗣居堂满平平仄仄平平仄

淡饭甘汤酒一盅仄仄平平仄仄平


 

之四九月初八

莫邪不及远鲁班平平仄仄仄平平

但有灵犀对上天仄仄平平仄仄平

养氏射奇连发中仄仄平平平仄仄

庖丁之目不须全平平仄仄仄平平

 

之五九月初八

莫道人间世路悠仄仄平平仄仄平

雷驰电掣日飕飕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寻三岛长生术平平仄仄平平仄

再活十年嗤伯侯仄仄仄平平仄平

第四句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之六九月初八

不羡留名雁有声仄仄平平仄仄平

与人行便任纵横平平仄仄仄平平

常熏仙者来相聚平平仄仄平平仄

俯仰古今豪气生仄仄仄平平仄平

第四句用了变格、原格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杂咏甲午立冬后一日晨余

即闰九月既望九时三十分前

之一

古道文人以德崇仄仄平平仄仄平

盛名误誉未颜红平平仄仄仄平平

孔明地下灵如在平平仄仄平平仄

责打王平怒气冲仄仄平平仄仄平

 

之二

不会春禁韵不同仄仄平平仄仄平

奈何自比武侯公平平仄仄仄平平

当今众目来人口平平仄仄平平仄

遍斥东风遍斥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之三

常言诺奖不时空平平仄仄仄平平

无将何须把帅封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是人贫何是贱仄仄平平平仄仄

朦胧日月路朦胧平平仄仄仄平平

 

之四

李桃尚待笑春风平平仄仄仄平平

玉澍霞光圃尽躬仄仄平平仄仄平

杞者忧天天不老仄仄平平平仄仄

古稀野叟送泥鸿平平仄仄仄平平

2014.11.8上午

 

注:周公得奖,争议尤甚,余无资格评说,后见“京华时报”2014924A34版,其又有诗作“草船”并直面争议,诗曰:“今夕恁君借草船,逄逄万箭替身穿,同舟诗侣休惊惧,与尔明朝满载还”自比诸葛,似觉其态度与格非不同(格非称:作家不仅向现代的读者寻求认同,也向未来的读者寻求认同),使我感到遗憾,因我主张,弄学文必须认真、严谨,故有此四首杂咏,以自诫自砺而已,或见宥也。

 


附文一

野叟拙见

813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紫君说:四川诗人周啸天获奖惹争议,甚至有网友称,别再侮辱诗词了。我有疑,心想,周君亦可称为大人物了,果真如此吗?!“将进茶”我没看过,不敢妄评。到816日,新京报人物B07版载周君诗词三首,我看了,不得不发表如下拙见。

一、古典诗词有其固定的格律,不能逾越,任何人无权更改,否则就是造假唬人。周君之《聋哑人舞千手观音》“七律”用混了韵,当知,“春”在“词林正韵”中属第六部,而禁,音、深、霖则属第十三部,不能通用。否则乃诗之大忌。又词“苏幕遮”“上青藏”,则有两处用错了声,即“小别重逢—握手”的“一”字处当是“平”声,而周君的“一”字是“仄”声,“好客人家处处有”的第一处字处当是“平声,而周君又用了”仄”声。这与他本人近称“写近体诗自然要讲格律的”之说,正相矛盾。

二、813日上午紫君请的朱旭老师问到“是否不按格律写作,是否还叫格律诗词”我的答案是明确的,不按格律写作,不能叫格律诗词。

三、治学须当严谨,周君如此“大意”,难免误人子弟,其后果不可设想。

四、现在提倡弘扬国学,而格律诗词乃国学之精萃,如何弘扬,实乃国人的责任、当得深思。

我是农民,写此拙见,实在愧颜难当,万望鉴谅,也希望能读到诗人柳忠秧诗作。

注:查阅上海出版“龙榆生主编”的唐宋词格律一书第9091191199页(老版繁体字版)

注二:须知:古汉语四声和现代汉语四声不尽相同,古汉语四声中的“仄”声字,有130多个,在现代汉语中已转化为“平”声了。如“一”就是一例。我们作格律诗,必须依据古四声,否则是背绳墨而追曲。


赠程明七言绝句八首

(闰九月十八稿)

之一

多艰世路路匆匆    平平仄仄仄平平

垂暮巧缘天分童仄仄仄平平仄平

莫道忘年少知己    仄仄平平仄平仄

释迷彩笔吼西风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原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之二(闰九月十八)

天台乌药天天觅平平仄仄平平仄

天马天边不掣空    仄仄平平仄仄平

地义天经天趣野仄仄仄平平仄仄

天童携我拜天公  平平仄仄仄平平

之三(闰九月十九日)

天生愚昧无天性    平平仄仄平平仄

惭面仰天天赐庸    仄仄仄平平仄平

地老天荒天有道    仄仄平平平仄仄

何时天籁啸天风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之四(闰九月十九)

上天为我降天童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上石麟教野翁仄仄仄平平仄平

原格仄仄平平仄仄平

天地有灵天浪涌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机云锦效天工平平仄仄仄平平

之五甲午闰九月廿十日

三春白雪乐融融   平平仄仄仄平平

原是家中不倒翁   仄仄平平仄仄平

色即是空空是色   仄仄平平平仄仄

飘茵落溷马羊戎   平平仄仄仄平平

之六(闰九月廿日中午)

夕霞烟霭露华浓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沁润南风上九重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瓣心香年又少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童伴我不盃空仄仄平平平仄仄

 

之七甲午闰九月廿一

相识匆匆别亦匆仄仄平平仄仄平

古今清唱任西东平平仄仄仄平平

苍天有老人无老平平仄仄平平仄

心有灵犀一点通仄仄平平仄仄平

 

之八甲午九月廿一

此夜适风大作六级、五更乃止

琴台驚断五更风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喜缘槐不足恭仄仄平平仄仄平

破浪长天彩云乱仄仄平平仄平仄

弄潮儿籍在人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原格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与程童文

甲午初冬(十月)十二日晨

 

童程氏明,徽人也,聪颖操企,欲拓访能、憩京庶交。

古人有忘年之交说,然多囿於位重才高,调清词雅者也。殊不知今余与程童之交,或有異矣。

余者冀人,贫瘠野叟,姿性颠逸,山栖谷饮,淡泊明志,白雪三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技之长,瞽空四海;而童明则春华烂漫,转眄流精,明诗习礼、字字珠玑,庖丁之目,雅谑贯融;蒸蒸日上,壮志凌云。且铿锵之音,响於南北,仿佛形影,姗姗历历。似相见恨晚,胶柱鼓瑟,窃谓、新知是也。古云:屈於不知申於知,如是何不与交也。

一见如故,无拘无束,喋喋不休,切切倾诉。鼎铛有耳,遐思皇皇;索诗铭记,神志倘徉;吟赠八绝,酸味绵长,俯仰今古,正正堂堂。野腔豪吐,情震八荒。兼收并蓄,马勃溢芳;肝胆相照,智圆行方,贵贱穷达,习以为常。桑榆暮景,五角六张;古书夜背,笔履生香;意乖言拙,自矜华章,矢志不渝,满卮月光。翁童相得,慰我傍徨;前出后逐,忽忽长长;蠢蠢欲动,戔戔飞扬;淋漓真梦,嚾唱《大江》!!!

见,而乐也,叙,而乐也;诗,而乐也,思,而乐也。乐浪汹涌,乐笔生花,斯文乃得也!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