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友与谢稚柳水墨牡丹作品对比欣赏

 


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师从启功先生和秦永龙先生,绘画拜崔如琢先生为师。作品朴茂厚重、大气磅礴、个性鲜明,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在书法、水墨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历朝各代以牡丹画多以工笔重彩、或者兼工代写为表现手法,然以纯水墨写意画牡丹的画家,却寥若辰星。纯水墨画的基本三要素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现代均有持续发展。自明朝徐渭开大笔水墨牡丹先河以来,画史上能数得上的甚少,而论及当今大写意水墨牡丹,当代名家蔡茂友苦研的水墨牡丹画,从墨分五色到墨分千层,主要是立体感,明暗变化。水润冰心,主要是牡丹的质感,水色鲜嫩欲滴,更有一种情绪,一种愉悦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为当代画坛为数不多的水墨牡丹画名家。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在书画鉴定上,初与张珩(张葱玉)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张是中国书画鉴定集大成者但英年早逝。后,谢稚柳、徐邦达和启功三人齐名,时人多以“艺术鉴定”目谢,以“学术鉴定”目启,以“技术鉴定”目徐。然鉴定之事非一偏可得全也。谢先生生平或得大千居士颇多也。而观谢氏的画风,其山水正是取法李成,而其水墨牡丹亦得益于"落墨法"。谢稚柳先生认为中国画的传统到底讲的是"笔墨"。但不是笔墨肆放,而是笔精墨妙。"笔墨肆放"只是停留在笔墨趣味的独立审美,而"笔精墨妙"则是强调笔墨趣味的运用应服从并服务于形象。他所作水墨牡丹似乎淡化花形叶态,而是注重一种笔墨内在的质量。外在并不美,但有一股内美,花朵清气可掬,叶舒卷有致,那种冷艳的意味为旁人所无。

作品欣赏:

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













谢稚柳水墨牡丹作品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