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友与近代陈树人水墨牡丹作品对比欣赏

 


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师从启功先生和秦永龙先生,绘画拜崔如琢先生为师。蔡茂友善于从文人绘画传统和民间艺术中吸取精华,特别是将中国吉祥意象融入花鸟画中,多以充满无限希望的春季为题,使牡丹凭添了吉祥寓意。在构图、造型、色彩上真实表现了生活情趣,他在吸取传统技法精华的同时,结合自身感受,在创作中注入个人的感悟和理解。因此,他的牡丹画在突破传统水墨牡丹的特色基础上,充分展现光影的效果,丰富肌理的韵味,创造出更为生动、更传神,更丰富笔墨语言。他所作牡丹,适逢祖国盛世,作品中始终充满了阳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有别于过去的道路艰难,坎坷或者退隐避世的时代特点,他的创作可以看作是承接传统的一种实践与升华,直显笔墨当随时代。

  

   陈树人(1884-1948年)原名政,名韵,又名哲,别号“葭外渔子”,以字行。别署猛进,晚号安定老人。广东番禺化龙镇人,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为“二高一陈”,同为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一生创作有《陈树人画集》、《陈树人近作》、《陈树人中国画选集》,诗集有《寒绿呤草》 、《自然美讴歌集》、《战尘集》、《专爱集》和《春光堂诗集》等。陈树人擅山水、花卉,尤工木棉花。他热爱大自然,常倘徉于山水之间写生,时而凝神远眺,时而细视花木,探索自然的奥秘,默参造化的神奇、领略自然的情趣,搜寻诗画的题材。陈树人的水墨牡丹画既重视写生,力求形似,又强调与花传神。力去华靡,追求澹雅,他的水墨牡丹,形神兼备,清新淡雅,具有新的风貌。




近代陈树人《水墨牡丹》



蔡茂友水墨牡丹作品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