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友与清代居廉水墨牡丹作品对比欣赏
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师从启功先生和秦永龙先生,绘画拜崔如琢先生为师。蔡茂友善于从文人绘画传统和民间艺术中吸取精华,特别是将中国吉祥意象融入花鸟画中,多以充满无限希望的春季为题,使牡丹凭添了吉祥寓意。在构图、造型、色彩上真实表现了生活情趣,他在吸取传统技法精华的同时,结合自身感受,在创作中注入个人的感悟和理解。因此,他的牡丹画在突破传统水墨牡丹的特色基础上,充分展现光影的效果,丰富肌理的韵味,创造出更为生动、更传神,更丰富笔墨语言。他所作牡丹,适逢祖国盛世,作品中始终充满了阳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有别于过去的道路艰难,坎坷或者退隐避世的时代特点,他的创作可以看作是承接传统的一种实践与升华,直显笔墨当随时代。
居廉,(1828-1904),广东省番禺县隔山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居廉是中国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国画画家,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和其从兄居巢并称"二居"。他初时学宋光宝和孟丽堂,后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一家。笔法工整,设色妍丽,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画法基础上,广泛运用了撞水和撞粉法,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居派"艺术。
居巢的作品在当时就获得很高的评价,“尺幅兼金,人争购之”,人们将他与另一著名画家黎简相提并论,惜其早逝,其影响力却通过从弟居廉持续影响岭南画坛半个多世纪。居廉写水墨牡丹并配以湖石,画面布置稳重,呈曲线向上变化。牡丹花瓣润泽,叶片描画活泼,以淡墨晕染,皴笔奇石,尽显秀逸坚实之感。居廉的水墨牡丹于精密写实之外,又彰显水墨写意牡丹清新典丽的特质,以逸笔写意,或奇或正、或率或工、独具特色。








清代 居廉《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