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友与清代李方膺水墨牡丹作品对比欣赏

                蔡茂友与清代李方膺水墨牡丹作品对比欣赏

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师从启功先生和秦永龙先生,绘画拜崔如琢先生为师。蔡茂友驾驭笔墨的功力是深厚的,这不仅仅体现在他对墨分五彩等墨法的娴熟掌握,和他对以书入画的线条韵律的参悟上,更体现在他的大写意水墨牡丹创作中,他以书法最高境界——草书入画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上。其涉笔潇洒,神韵隽雅。一花半叶,咄咄逼真。所作水墨牡丹,墨花横溢中但见花瓣叠络,层感立透。再配以草书题跋,云烟满纸而不失浓厚的书卷气。这种画风在技巧上体现他的灵动草书线条配合垛笔以简逸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对象,作画时注重用线的书法味和墨色的多变性,首重趣味。

  

    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与李鳝、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李方鹰极力主张在师法自然和传统的基础上自立门户,以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此画中以淡墨勾写牡丹,笔墨飞动,一挥而就,然花叶偃仰,聚散得宜。用墨不多而灵动有生气,是其画中之精者。且保存完美,精、气、神守而不失,尤可珍。















清代 李方膺《牡丹》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