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蕴奇秀 潇洒出境界

镇原书画人 06/26 08:34

书法


书法



     我们这里欣赏的行书作品两副条幅《谁写汉中郎》《书画不论工与拙》,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张维先生所书。作品各纵120厘米,横30厘米。此书法作品来自中国书画名家《张维书法作品集》。落款丙子年为1998年,张维时年30岁。

     张维系甘肃省镇原县太平镇人,现居西安市未央区。家境书香门第,少年时即好书画,先后在新疆的克拉玛依、吐鲁番、陕西的甘泉县、礼泉县、西安未央区工作。一生精鉴赏,富书画,著有《张维书法作品选集》、《张维行草书法艺术》等。《张维行草书法艺术》是张维书法艺术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其中记述有张维学习书法的经历:“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逼古”,张维书法以“二王”为宗,又得力于颜真卿、虞世南等诸家,赵孟頫的书风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在书法上,张维广泛学习古人,深入古法,认真临习历代名家墨迹。他的书法成就得益于自己的刻苦勤奋以及善于悟通与反省。在用笔、用墨和结体布局方面,他能融会各家之长,领会古人用笔和字形结体的巧妙,以古为师,并化成自己面貌,最终冲破一般学习书法刻意摹帖的樊篱。他参以禅理,推陈出新,书风空灵隽永,作品以灵动洒脱的面貌呈现于世。可以说,张维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他一生极为勤勉。他的作品名闻全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张维强调书法贵有古意,认为书法必须熟后能生,即要摆脱甜俗之态,呈现生拙之姿。他看重书法家的文化艺术素质,主张多阅、多临古人真迹,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提高自身修养与艺术悟性。他首先推崇“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的观点。

    以上两副书法佳作。作品书写轻松自如,平淡中蕴奇秀,用笔圆润精妙,法存笔端,真正是潇洒出尘、游刃有余。在书写上,他行笔轻捷,转折自如,用笔精到,没有拙滞之笔;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在章法上,字距密,行距疏,布局疏朗匀称,与平淡率真的书风相和谐,具有清润虚灵、古淡散逸之美。张维善于在平淡中求变化、于洒脱中求雅逸。张维的书写能结合自己的个性,力追帖学风神。此作行中兼楷,用笔有颜真卿的率意,体势有米芾的欹侧,布局得赵孟頫之风神,轻捷自如而风华自足,反映出一种人格风范。总之,他力追古法,体现了自然秀雅的书法风格,创造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象。品读这件作品,有如清风拂面,令人心气爽然。从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张维所具有的聪慧和机巧。张维书法娴静安详、不动声色也是一种美。这种美虽然不同于刚毅之美,却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张维学识渊博,平生对书法见解丰富,竭力推崇文人书法和文化人书法。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