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太平镇赋

镇原书画人 06/26 08:38
   
     陇东胜地,古塬镇原,太平古镇,晨曦初照,紫气弥漫。盛景一方,文墨寝润,闻名久远。宝地何在?气温良好,四季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植被丰茂,万物天然。宜居安业,如处洞天。
周人后裔,翰墨飘香,冠绝陇原。

    镇原太平镇历史悠悠,文脉源远引四方客,商贸繁荣。民居集周人洞窟精粹,风采斑斓。明洪武年间,山西大槐树大量移民,迁入此间。彼此照应,和谐相安。诛茅结棚,垦荒造田。繁衍生息,创建家园。主种小麦,广植桑田。杏子土豆,山货俱全。重文兴教,修庙设馆。人才辈出,经济发展。清朝同治年代,集市出现。南来北往,商旅云集。东进西出,交易频繁。发达商家,生意做远。东下西安,北上银川。时谓之曰:黄金地点。清朝后期回民暴乱,昔之良乡,命运多舛。豪强争霸,街头血溅。匪盗猖獗,劫物掠钱。灾厄频至,啼饥号寒。几多沧桑,生灵涂炭,半里陋巷,旧容百年。

    紧追时代车轮,古老太平镇有巨变。秉持科学理念,壮丽宏图正展。托政策而家家富。靠改革而村村妍。特色协会,发展壮大。春去夏来,麦苗绿浪滚滚,晶翠欲滴。秋至万亩黄花菜金艳艳,金光流灿。数百户养猪养羊户收益可观。种桑养蚕发展迅速,现代烤烟科技生产。兴产业八仙过海,勤致富人人争前。民间文化,琳琅满目。品类繁多,绚辉灿烂,香包、刺绣、泥塑、面塑,麦秸、剪纸,样样神韵独具,件件色彩明艳。秦腔社火,锣鼓玄天,庙会唱戏,历史久远,传承民俗,风情无边。书法、绘画、戏曲文艺,歌颂时代典范。

    壮哉太平孟坝原,原面开阔,居民泰安。凤翥龙翔,活力盎然。太平镇街道百货琳琅满目,美酒佳肴味鲜。集市拓展迅猛,久别难识旧颜。初来乍到闲逛,恍入迷宫之间。政府机关稳踞营盘,中学、医院、戏院、电影院座落太平街道中心。信合邮政变电,紧挨公路旁边。制砖有厂,加油有站。孤老有院,幼儿有园。基本设施,配套完善。筑巢引凤,促进发展。一条大道穿街过,杨柳花卉白玉兰,街道绿色风景线。白日车水马龙,夜来珠光灿烂。中午街市,熙熙攘攘。晨昏广场,舞姿翩翩。热时原边散步去乘凉,闲来信步览青山。少长舒心兮,亲水乐山。太平小镇繁华兮,人来人赞。

    乡村四游,一览大观。电线密如蛛丝网,村道盘旋入村庄端;杨大茆梯田弯叠弯,八家嘴双凤戏水库边。平凉西峰路横穿过,私家车高驰河川边。达河沙子是宝物兮,开采有年。黄花菜是特产兮,七沟八梁飘香,岁增财源。退耕还林兮,家家齐踊跃,荒山陡坡变绿原。风调雨顺兮,户户勤耕耘,五谷丰登乐心田。得天独厚兮,占地利之优势而交通发达。改革开放兮,蒙新政之恩泽而山乡巨变。仁之志士兮,与时俱进向前创,敢为人先。政通人和兮,民心顺畅百业旺,兴盛空前。

    东上兰家庙,登枣林嘴头尖。绝顶眺望,群岭如浪卷。投石陡天坡,一落交口河滩。遥看蒲河石,神态活活显。转游段家崾岘,再看候家川。站在柳嘴山,再看彭阳川。来到何湾村,再看老庄院。太平席兰村,山头绕山村,走路踏脚跟,席家一家亲。原边南庄村,大树兆白云,上山一身土,下坡走雨彤。再到上城村,亲上又加亲。摩托成队跑,步行当悠闲。梦想已成真,太平镇是乐园。

    西看万佛洞,石径走崖间。黑河搭木桥,传说越千年。欣至柴庄村,就有反水泉。小时抬过水,山前有人烟。来到捡边村,步行半日还。奇景万佛洞,河水往里钻。坐在马南庄,遥看临泾原。再下慕坪川,踏交口河边。惬意走马,可纵情尽欢。站在小南嘴嘴,观云舒卷,想到书法大家张维,赫然名传。

太平古镇,冠以小康,驰名镇原。风景美丽,引人来览。书画有缘人立,翰墨生奇观。诗风阵阵涌,梯田上云天。康山沟里,小时抬水浇我心园。犬吠鸡鸣,袅袅炊烟。雀噪田间,鹰翔长天。清风徐徐,山花烂漫。民安福地,胜似桃源。

    东游八家嘴水库,凤光明艳。如行彩廊,如展画卷。农家新房,白壁花栏,有若长街,卅里绵延。茂林有勤劳人,田园漫山。天净山明,空气爽鲜。画眉欢歌枝头,野鸡玩耍林间。沿原边随处见,鸟语花香,村村都有姻缘。雨后复斜阳,白云蓝天,山舞彩练。移步换景,气象万千。太平人家,崇文重道,代代流传。祖师横空挥剑,道士原边求雨,鬼闹蒲河半年。诸多民间故事,遐迩盛传。

    美哉镇原太平镇兮,生机无限。

 

简介镇原县太平镇据《镇原县志》记载《魏书》初于高平置高平镇改太平群,后改为高郡领朝那等县,今邑东太平镇犹存其名。太平镇位于镇原县东部,土地面积201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近三万人。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文史遗址较多,有万佛洞遗址,古脊椎动物化石(俗称龙骨)。历代书画人才辈出,作品珍藏丰富。民间社火、刺绣艺术都较为流行。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农村形成了杏果、黄花、烤烟、畜禽系列开发的格局。全镇杏干年产量24吨,杏仁20吨。黄花菜品质优良,栽植面积1.2万亩。烟叶色黄味浓,是镇原县主要的烟叶生产基础地之一。养殖、加工业等已初具规模。.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