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平泉乡并无一眼清泉。那么它为什么会有“平泉”这个美丽的名字呢?要知道这个,可有个传说哩。
很久很久以前,平泉原水贵如油,人们饮水全靠雨季打窖蓄水。遇上干旱的年月,人们饮水更加困难。人们想水、盼水,连给小娃娃起名都跟水字有相连的意思。什么望水、引水,什么大泉、小泉的。单单说有个名叫引泉的小伙子,他从幼时就听老人说过,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赐水的仙翁,凡是有志者都能求得水。可是那地方太远太远了,这里早几辈曾有人去过,都没有回来。引泉听了,暗下决心,等我长大了,那怕在天边边我也要去。引泉十七岁这年,他背上干粮和炒面出了门。也不知道他走了多少年,连胡子都长的有一匝长了,才来到青龙山。青龙山名不虚传,清泉星罗棋布,小溪纵横,林木参天。引泉喝了清凉凉的泉水,靠着一棵大树歇缓,不一会儿睡着了。梦里,一个白胡子老人从山顶漂浮而下,来到他面前。白胡子老人问引泉到这儿做啥?引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白胡子老人给引泉送了一棵小小的柳树,俯在他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引泉即高兴又为难,说:“老人家,我离家时还是个小伙子,眼下胡子都这么长了,我恐怕等不得回去就会死在半路上,把这水柳树给糟蹋了,我的老家还是没水。”白胡子老人说声“不难”,折下几支脆生生的树枝,几下子编了个圆筐,他叫引泉坐在里面,圆筐腾地飞了起来。
引泉一觉睡醒,已坐在自家门前。他按照梦里白胡子老人的叮咛栽下小柳树,每月给它浇一回水,浇了三年六个月,小树长大了。忽一日,树下出现了一眼清泉。年复一年,柳树越长越大,清泉越来越旺,齐着地面,并不盈溢,人们就叫它“平泉”。人们引泉水灌溉庄家,五谷丰登。从此,这里成了一个富庶的地方。这事惊动了一个总督老爷,他一见大水柳树,贪心顿生,命令手下人砍倒大水柳树运回督府做修造的材料。狠心的总督命令手下人一边驱赶百姓,一边继续砍伐大水柳树。他们砍了七七四十九天“嘎喳”一声,大水柳树倒了下来,震得天摇地动。眨眼间“轰隆”一声响,平泉塌陷了,滔滔大水把总督和他的手下人冲的连影儿也不见了。平泉塌陷了,“平泉”这个名字却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