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谈孩子在写字和练字中的误区
“21世纪的书法教育,不是培养书法家的教育,而是让更多人了解书法艺术,掌握规范汉字书写技巧,最终达到提高书写水平的目的。”
——青年书法教育家屈建辉
目前中小学写字和练字课大多学校都是由语文教师兼职的,没有专业背景,对书法知识缺少了解,教材普遍东拼西凑,抄袭成风,并且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和不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下面我们总结十年书法教学中孩子在写字和练字中的几大误区。
误区之一:写字就是书法
写字不等同于书法,写字是一种技能,把“文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强调实用性,要求规范、美观和书写速度。而书法则是一门艺术,把“文字”作为载体用其创作艺术作品,讲究艺术渊源、风格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像说话与演讲不是同一个层次,但写字是书法的基础,是书法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我们不能把书法的某些理论过早用到写字教学中,而应待到具备一定书写能力之后,逐步引入书法知识,慢慢过渡到书法教育阶段。
误区之二:临帖就是抄字帖
“临帖”是千百年来被公认为:“唯一有效的习字方法”,而许多教师对“临帖”的意义和要求认识不足,鼓励学生采用市面上的同步字帖。一味地要求学生每天要练够多少字甚至几篇字,忽略了让学生掌握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导致学生埋头抄书,根本起不到练字作用,烂字重复越练越糟适得其反的结果。
误区之三:练字无捷径
以前有“字无百日之功、书法无捷径”的说法,其主要含义是任何一种功夫、功底的练习都是要有时间来保证的。但对于练字来说,只要我们如果懂得汉字结构原理,又有科学的方法,完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由青年书法教育家屈建辉,结合10年一线教学经验潜心研发的 “三合一练字法——屈老师七天速成练字”教学法,快速解决练字当中存在的“姿势不对、方法不对、练不好、练得累、时间长、没效果”等现象!不论是让学前班的儿童,还是几十岁的成人,都可一点即通,一学就会。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书法艺术,普及书法教育,让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让我们的下一代走出传统书法教学的误区,“快乐学、轻松练”,让孩子快速掌握写字技巧,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