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理念的碰撞一一编后思考

 

两种理念的碰撞一一遍后思考

曹文彬

在谈两种理念的碰撞前,有必要先谈一谈前面提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书法展:一个是201312月由中国文联与中国书协,在上海举办的“书写时代——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另一个是20122月,由中国书协与中国艺术院书法篆刻研究院,在上海举办的“情感与形式——胡抗美、沃兴华书法联展”。

“书写时代”书法展虽然规模不大,声调不高,但它一扫技巧至上、无视书法文化内涵, 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脱离大众的“纯艺术”,受到书家与百姓大众的好评。

反观20122月,中国书协副主席胡抗美、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沃兴华在上海举办的、被誉为书法创新典范的“情感·形式”联展。该展受到中国书协与官方的高调热捧,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在开幕式上说:“两位先生书法联展的意义非凡······对促进上海乃至全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功莫大焉!”。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称:二人联展对推动书法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而百姓大众却大不买账,称其是“走火入魔”、“哗众取宠”、是“中国书法艺术没落的悲哀!”

一个是坚持传统发扬传统的“书写时代”书法展;一个是以洋人的美学理念改造中国书法的胡、沃二人联展,让我们看到了背后两种书法理念的碰撞。

“书法说到底是一门艺术”,“书法艺术与书写文词无关”。这是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先生对中国书法的解读,胡、沃二人展正是这种理念的践行者。

身为中国书协顾问的欧阳中石先生认为:“构成中国书法学问的核心是中国文化”,“行文作字,文以载道,书以焕彩,切实如需”。依我看,“书写时代”书法展的宗旨与欧阳的理念是吻合的。

沈鹏的理念得到中国书协的一些大腕、精英的高度赞赏,称其是“最新书学研究成果”,“有深邃的理论高度”,“有极高的理论价值”。而对欧阳的理念表现十分冷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欧阳的理念在基层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中有广泛的支持者,只是他们缺少话语权而已!

中国书协的一些大腕与精英,为什么要崇拜沈鹏的理念呢?原来他们虽有娴熟的笔墨技巧,但由于历史原因,多为读书不多,涉世不未深,缺少传统文化底蕴,缺乏文词创作能力的书法人。沈鹏的一句话:“书法艺术与书写文词无关”,给他们补了“钙”,使他们挺起了腰板,放胆地搞起笔墨游戏;然欧阳的一句“文以载道,书以焕彩”,触到了他们的软肋,伤了他们的自尊心,遭到冷遇也是自然的。

两种理念的碰撞,是对中国书法本质问题的争鸣,也是对中国书法今后发展方向的争鸣,十分值得关注与探讨。

曹文彬  2015322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