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评:放权与扩权

 

七评: 放权与扩权

                                曹文彬2014.5

放权是改革开放的重头戏,如果没有放权二字,改革开放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三十多年的放权改革远没有到位,所以十八大之后,迎来了大刀阔斧地,放那些既得利益集团死抱着不放的权,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得到百姓的拥戴。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身为民间社团组织的中国书协,从2000年以来不断无边无沿地扩权行为,不能不引起中国书协的反省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界内扩权。中国书协成立于1981年,至1990年的十年中,一共主办8次展览比赛,平均一年不到一次,1991年至2000年的第二个10年中,一共举办21次,进入新世纪的2001年至20010年的第三个十年中,共举办26次,更可观的是2010年之后突飞猛进,仅2003年一年就举办30多次(包括联合举办),实为壮观。一个以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和为会员服务为宗旨的中国书协,实际上差不多已经变成了以比赛为中心的足球俱乐部了。这么多的比赛虽不断有“泛滥”的批评,但还属书协份内的权和事,所以称它为界内扩权。

界外扩权。从2007年中国书协授予泰山为“中国书法名山”以来,中国书协授予全国的“中国书法名城”,“中国书法之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书法名山”已近百个。不知中国书协授予地方一级政府牌匾的所谓“创新工程”,是根据那一条法律、法规搞出来的?中国书协应该不会不知道,全国现有一百一十多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不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命名的,而是由国务院直接审定公布的,可见其严肃性与权威性。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哪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不是书法名城?还有必要画蛇添足再另搞一个书法名城吗?即便是要搞,也是国家文化部的事,与民间组织的中国书协何干?全国5A级的风景区,就是由国家旅游局评定命名的,否则还有什么权威可言。如果这扩权行为不加以制止,那么以后就会出现,以中国书协命名的解放军二炮为“中国书法名炮”,授予国务院文化部为“中国书法名部”,授予故宫为“中国书法名宫”,这将成何体统!奇怪的,是这种扩权行为都得到地方政府官员的热烈欢迎,那些市长、书记为什么肯放下身段,甘愿向中国书协派出的代表“俯首称臣”,低头哈腰地接受书协所授的牌匾呢?仔细一想,也不奇怪,因为他们今天接受的荣誉称号,明天就可以把千百年来的历史功德,写进自己的述职报告,成为他们的任职业绩。颁奖的,领奖的都名利双收,自然配合默契。

界内扩权也好,界外扩权也罢,说到底就是为了一个“权”字。要想和中国书协联合办赛、当“名城”,就要写报告请中国书协审批,你不写报告求他,你就永远不是书法名城,包括北京在内。有了这个审批的“权”字,随后跟进的就是一个“财”字;还有那些只有名利没有责任的考察、评奖、授牌等活动的美差也是少不了的。比赛越多,进账就越多,利益就越多,何乐不为呢?这就是为什么展览比赛越办越滥的谜底。

 

有人说,中国书协是“半官方”的,所以有权命名。但是,我们只能在民政部门找到它身为“民”的一半,却没能在政府文化部门的编制系列中找到它为“官”的另一半!话说到这儿,又引出了一个“政群不分”的问题。“政企不分”早已成为改革的重点,因为政企不分一方面容易产生官员腐败,但更重要的是它不利于企业的平等竞争,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群不分”也容易引起官员的腐败,所以才有那么多官员想方设法挤进书协,同样,也不利于书法艺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健康发展。30年前,中国书坛只有中国书协一家,而今天社会上民间书法团体成千上万,蓬勃发展,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由中国书协一家独大,今天刮东南风,明天刮西北风,你不跟它转,你就别想入选,更别想得奖,你不入他的会,就无权参加所谓全国最高规格的兰亭赛事。以霸道的行径,垄断书坛,垄断书法艺术的中国书协,已经到了不能不引起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理顺这个存在已久的问题了。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