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步书

 

                         许步书

     其实,“书协”在我心目中,一直是高雅纯朴的词语。近日,读了曹文彬先生的《七评中国书协》,引发了我的思考。的确,现在有些人什么都可以“忽悠”,连“清水衙门”的“书协”,也会玩起“忽悠”来。

     曹文彬是个认认真真办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人,算是个书痴、文化人、书法家。他上过学、从过军、行过政、经过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把书法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少小临帖,中年习草,晚年旁及隶篆,几十个春秋手不离笔。这种挥不去的情结,让人感到有一种不断起伏的快乐与伤感时时伴随着他。

这位福建“榕城十老”书法家之一的曹先生,平时快乐地生活,除练字,还喜爱打保龄球,特别爱读书、看报、听新闻、阅网络,关注书坛的动态。看出什么意思了,就动手写一些文字,长年坚持下来,巳积累了不少东西。

这些文章大都是针对书法界的问题。文彬如同一位专注的品酒师,善于发现、及时提出、尽力介绍。当然,他不是嗜酒徒,他很理智、很清醒,能通过文字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书坛不良风气,进行联想和评论,希望书坛要营造美好的人文世界,切实为弘扬华夏的书法艺术做些有益的工作。

生活中的曹文彬脸上的经典表情,是平静而又好奇的。读其人其文,可知他的内心不因为年龄大了,而不充满青春的激情。他是个努力圆满自己梦想的人。是非观念、平民意识、责任感和道德心,注定了他不会在那酷爱的书法界中,出现“忽悠”的歪风邪气时置之不理。本书“七评”中揭示了一些急功近利的比赛游戏、荒唐低俗的创新、丧失艺术的“忽悠”,还伴随、戏弄着一些文化人。文彬能站在阳光下,通过“七评”告诉我们作为一位文化守灵人应具备的道德操守:那种为民众承担艰难而舍身取义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胸怀。

一点水,可映射出太阳的光辉。“七评”虽短,但可以看出作者专心致志与众多的书坛“顽疾”周旋。他的智慧在于既有理性的交谈,也有平实的讲述;既有引经据典的力争,也有独到见解的评说。有理有节,有根有据。在他心中,这些文字,也就是他生活的另类。置身于是是非非的书坛浪潮,他如同一头闯入漫山青草的老黄牛……

 世上的书已经不少了,现在又多了一本《七评中国书协》,说天道地,品书谈经。茶余饭后,难道不值一读?

    是为序。                                                                                      

                                                  乙未春撰于榕城虚静斋

作者:许步书,编审、作家、文艺评论家。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