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人生尽豪情

宁县平子镇人 07/30 14:42

在甘肃省镇原县太平镇,当人们提到西坡坡的张氏家族,无不树起大拇指,尽数家族重视文化学习,代不乏人。解放前,张世源早年毕业于左宗棠创办的平凉柳湖师范,是太平孟坝塬的文化大儒,桃李满天下;解放初毕业于兰州大学的张德源,是国家教育前辈兰州大学校长林迪生的得意学生,庆阳地区著名水利工程师,测定的早期陇东地理曲线,为陇东地理进入国家资料库奠定了原始数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爷字辈算来,30余人考入全国名牌大学和普通高等学校,其中博士、研究生4,具有研究员、教授、高级工程师9人,中级职称16人,县团级极其以上干部2人,科级干部6人。今天我要介绍的主人公就是产生在这个家族中的我国著名书法家、文化名人张维先生。

家学的渊源,使张维从7岁开始,便跟随父亲张德源学习书法和古文。老先生用考举人、秀才的那套办法来教张维。老先生要张维每天早上起来,跪在一个小垫子上,面前的桌子上摆着本书,老先生则坐在张维旁边,手里拿个红筷子。老先生先教一段,7岁的小孩子弄不懂他教的那些古文,不一会儿就困了。于是老先生的红筷子就在他的头上打一下,然后再读。读完了下午就要背,背不出来不许睡觉,老先生也陪着他不睡觉,直到他背出来为止。这就是中国的非常特殊的教育方法,利用小孩记忆力好的特点,学习古诗古文完全不需要孩子弄懂,只要先背下来,背下来以后终生受用。张维12岁时,《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上下篇就完全可以背出来了,他还学了《诗经》,读了《孝经》。在他上中学以及后来考上大学学书法的时候,有一个外号,叫老夫子,因为他喜欢引经据典,因为他那时只会写古文,不会写现代语体的文章。甚至有人以为他写给兄长的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因为行文太像老人写的了。

后来在甘肃省水利厅做工程师的父亲担心儿子被教成小古董,教他学习和背诵一些鲁迅和朱自清的文章,以免张维学习和工作之用。但是当他看到张维晚上专心写字的那个执著劲,竟不知蜡烛已经滴到手上,父亲也熬不过他,只好叫他继续练习书法。

张维在家乡镇原县太平上中小学的时候,主要临习得是柳公权,再就是背诵古诗词。学习书法是先从研墨开始的,就是想通过研墨来磨炼他学习书法的耐心和细心。在父亲张德源和二叔父张世源那里学习书法,从7岁开始到18岁考上大学离开太平镇,整整11年,  他记住了几句话:要学好书法,必须先精通中国的文化。父亲教张维写字先从写临帖开始,并且每天和他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聊,张维浓厚扎实的中国文化功底就是这样被熏出来的。

1985年张维以高分成绩考入石油学校,兼学书法。三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克拉玛依工作,1989年由于他的书法在克拉玛依市的出色表现,被委派和考入苏州大学中国书法艺术专业深造。

在沙孟海那里学习时期,先生常教导他,学艺不要被艺术的技巧所迷惑。一次,张维看到沙老的一张铜版书法,沙老的造型能力非常强,张维很感兴趣,就学他的笔法和组合。沙老在张维的后面看了之后告诫他不要学这些小趣味。这给了张维非常大的震动和启发,使他明白了学书必须要看清本质是什么,"修辞立其诚",它的最根本的诚成为张维后来从事书法创作的一个基本方法,所有的书法技巧,所有真正高明的、真正最动人的是真实不虚,是诚恳。技巧则是第二位的,技巧是由于""产生的。

在苏州期间,他饱览了苏州精彩的艺术收藏,他用了五年多的时间临摹了王羲之的几十幅精印稿。这是在当时以重视理性知识、注重基本功训练著称的苏大同学都很少做的事。临摹大师的作品是张维在书法学习训练中养成的习惯,因为他知道,只有临摹才能认真并深入领会大家们的艺术思想和超凡的技巧。这些古今一流大师的作品成了他最好的老师。他不仅把对艺术的创新作为自己今后的目标来追求,更将真挚的表达和真正的动情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贯穿到艺术创作中。

 

具有诗人气质的张维先生,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很深的造诣。随口而出的诗词名句,旁征博引的论道口才--深厚的文学底蕴使他的艺术创造不仅别具才情,而且充满了诗意。张维先生为许多诗人、文人写过作品

张维一直奉行的是真诚对待一切。这个真诚就是要审查自己的灵魂,书法构图设计,在于自己的灵魂到底感受的是什么,弄清楚自己的感受,这就叫咀嚼自己的灵魂。只要把自己的灵魂咀嚼透了,就知道哪些东西非要不可,哪些东西可以不要,这样才能有好的作品出来。

张维醉心于书法艺术,他认为书法可以表达心情。他找到了书法这个最便捷、最能直抒胸臆的艺术手法来抒发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对笔墨宣纸所传达的感情要比其他工具更有感觉,表达得也更直接和充分。他对书法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对书法的奥妙体会得也就越深。他认为其他艺术都能修改,而书法一笔下去是不能修改的,这一笔则是全部人格的体现。在他的书法中,个人的激情与汉字结构严格的规定融为一体,显露着张扬的气势、饱满的激情和苍劲的力量。

深厚的国学素养和充满激情的诗人气质使张维得以在书法领域里取得成就。他是一个激情肆意的艺术才子,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艺术家高混闲为张维先生两句:"老老实实学书法,堂堂正正立一家之书。"这也正是对张维先生近40年从艺生涯及状态的真实而又恰当、准确的写照。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