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张墨佛书法,顿时会就被其凝练深厚、纵横跌宕的气势所吸引。观其书作,有的字,淳朴凝重、苍老雅拙。有的字干涉焦枯,遒劲豪放;有的字雄朴而不失秀丽,有的字野逸而不失方圆……可谓古法今通,融和渗透,独出机抒,自成风格。
张墨佛书法,继承了晋唐及王铎、黄鲁直衣钵。每个字的结体上讲究变化,错落有致,盎然生趣。他的书法线条流畅、温润,富有节奏、不激不厉;在书写时,笔锋的转换、笔画之间的衔接过渡、提按的轻重变化,快而不乱,不失法度。点画之间,顾盼呼应,使转纵横,如珠走盘,圆融秀润;阴阳向背,开合锁结,似霞舒云卷,映带遒美。其作品字与字之间,揖让错落并相映成趣,由此生发的美感,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笔势的开合聚散的变化,字形的大小高低的错杂,构成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观其书作,无不从整体着手,在韵律流淌之间加强“疏密、聚散、轻重、开合、大小、虚实”等等形式组成的变化统一关系。时而笔墨浓重、密不透风,时而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回旋顾盼,舒放自若的神趣,充盈于笔墨之间。他的作品,给我的总体印象是:笔墨灵动,造型奇峻,具有撩人心扉的阳刚之美和诗意之美。
张墨佛说,好多所谓的书法家基本功尚不扎实,就舍其正而求其险,易成东施效颦,以丑陋为朴拙,难以走远。至于笔墨功夫怎样,入个什么展览什么协会,就叫著名书法家了,这个不可取。真正的书法家宜字内功与字外功兼修。
张墨佛书法那一触笔墨,那色泽明快的笔调,那脉络清晰的行笔层次,那层次纷披的飞白,那或隐或现的章法布局,那时断时续的笔情墨调……张墨佛书法作品,就是这么清新厚重、生机盎然。
张墨佛自小酷爱书画。祖父珍藏的书画、碑帖是他的最爱。一本《三希堂法帖》,不知被他翻过几千遍。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拜在书法大师沙孟海门下。沙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他夯实书法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四十年来张墨佛忙里偷闲、孜孜不倦,创作出了一幅幅意深境美的书法之作。
书法作品临帖力求形似,以形传神,讲究细节,注重字外功,要求书法家在追求意蕴上下功夫。首先要以笔墨掌握物理、表现墨趣。张墨佛认为,一幅书法作品首先应该是赏心悦目的;而书法之美在于斯,更在于体现意境之中的“善”。这“善”,应是对一切积极向上精神的传达和赞美。张墨佛书法作品表现的都是昂然向上、生机勃勃。这真、这善、这美,都应是书法艺术的真谛所在。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除了赏心悦目之外,更应让人遐想、给人启示。作为一名书法家,绝不能只埋头写字,更应有广泛的学识修养和“字外功”。张墨佛深谙其理,并向更高境界拓展,他爱好诗词,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不少为自撰诗联,为书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张墨佛书法师自然造化,悟民族精神,始终保持着严肃的创作态度,借笔墨书法情怀,服务于社会。这种执着的艺术追求和不懈的进取精神,正是他的书法向更高境界迈进的有力保证。从张墨佛大量的书法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四十年在书法艺术这条道路上跋涉前行的身影,也深深感受到了他的这份挚爱和痴迷。
或许正是由于时刻怀揣着这样的理念和一以贯之的书法创作追求,张墨佛的书法才能在艺坛中独树一帜,予人阳刚之美。而这种神采飞扬的书法艺术风格和中国书法艺术之美。想必热爱张墨佛书法之人定会在观赏张墨佛书法中,体验张墨佛几十年自然形成的书法生命气息带给人的高远、温和、闲适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