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贴圣人的丰碑

 

                      临贴圣人的丰碑

                               吕允超/原创

     毛主席是草圣,又是诗圣,他的《卜算子﹒咏梅》,无论诗与书法都是圣典与丰碑。 我书写毛主席《咏梅》诗,历经几个阶段,直至今日只能说在书写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诗的内涵的兴奋与行笔的快感!现在与书法爱好者分享!

      首先,要领会毛主席《卜算子﹒咏梅》的深刻内涵。毛主席一生爱梅,梅是革命者的风骨与品质的象征。越是困难,越能显现傲寒的伟大精神,越是鲜花烂漫,越能隐现谦逊的高贵气度!感受五千年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英雄豪杰与神圣、圣哲在诗中所脉动的的微微气息!虽然我们仅仅是渺小而不能再渺小的凡夫俗子!

其次,要掌握《卜算子﹒咏梅》每个字的草书写法。这首诗里,有两个字,两个字,四个字,不能重复书写。

再次,每个字,要写得有力度,不能掉劲,每一笔,也不能掉劲,都要遗传到位!字与字,行与行,整个篇章,都要在变化多端,充分发挥每个字的灵性上,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每个字,可以最大化,也可以最小化,但是,要在组合中,大小适度,小衬托大,大照顾小,将军与士卒完美配合。比如,,都可以大些,以张扬诗的灵魂,起书眼的作用。时值隆冬,寒气滚滚,梅花依然盛开,青春活力迸发四射,枝枝相连,花花互拥,香溢寰宇。你看一个字,虽然小,多么淡定从容,一个字,大了一些,多么烂漫、灿烂。

再者,让牵丝与飞白赋予诗以飞翔的灵魂。实连,虚连,意连,让气息奔腾。风雨二字,来势突然,把春——生命力,送到人间。百丈冰,三个字,一连倒底,突出形势依然严峻,百丈之冰,犹如寒剑,直刺肌骨。越发喻示梅的生命力的顽强!

请看,漫”、“时”、“她,三字连得娇柔瑰丽,雍容华贵 丛中二字,紧密相连,此时已是百花齐放,百花争艳,梅花却于丛中笑意盈盈,恬静怡然。不争功名,只图奉献——人类最崇尚,最需要的高贵品质。书写到此时,我以为,牡丹,虽为富贵的象征,不足以为国花,国花非梅不可。牡丹纵然娇贵,百花之中最为鲜艳,气节,气度,品位,资质,哪一条也不能与梅相提并论!

还有,黑白相间,计白当黑,疏密有度。毛主席《卜算子﹒咏梅》诗的背景,就是冰天雪地,红梅怒放。“到”字,意犹未尽,喻意深长,造成悬念——利刀拉得很长,而且形成大片白的区域,与“风”“飞”“春”粗大的黑字产生鲜明对比,有极大的透气性。纷“飞”而来的,真的是漫天之皑皑白雪!

紧接着,奇警与险峻成势,进一步凸兀梅之凌云傲寒!“崖”字,上面的山字用粗笔,厂字,用纤细之笔,但是,山体如泰山,厂字,力拔山兮气盖世,构成一个崖字,惊天动地。梅花却处之泰然,在白雪的迎接中,在伟大的孤独中,俏丽地,默默地,对白人伦天道,宇宙玄机!何等的雄才大略与壮观!

最后,每个字,各尽所能,张扬个性。“飞”的用笔,很有特点:先为侧锋,再为中锋,后为逆锋,一笔之中,变化多端,足见风势、雪势浩荡!“飞”,漫天弥漫,“风雨”,来得迅疾,“花”,摇曳中绽开——悬崖上下,雪在飞,花在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梅在吟诗,风雪在伴奏,百花在作画,而我,与我的墨迹,不过临贴一个圣人的丰碑——《卜算子﹒咏梅》而已!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