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农家子弟雪恩交往,时近二纪。尝为其写影,因仅得形貌大概,故题曰:“为雪恩弟造像,类犬。”何耶?盖温文尔雅之雪恩,其目清澈且炯炯有雄风也,客家俗谚云:欺老莫欺少。今日观雪恩书画,回味当时,信焉。
雪恩自小聪慧,读中师习画之余酷爱翰墨,初习鲁公、后研汉碑。及广东老隆师范毕业之时,书画小成,乡里瞩目,破格安排于县实验中学任教。虽初出茅庐,然少年老成,未敢妄自菲薄,执鞭艺术讲坛,当年得益其启蒙者已有多人成一方知名的艺术家了。然雪恩知不足,复高考,于北江求学,得明师喜爱,登堂入室。大学毕业复返龙川杏坛,沐客家古邑深厚人文之风,课余习艺论道,与诸友互勉,青灯黄卷,与古为徒,醉心翰墨。追索靖模逸少,临北碑法钟张;假期采风交游,足迹远至皖、桂,近则岭表之三江,交名士风流,投自然怀抱,得山川灵气。于是乎,书画丹青,豁然开朗。
食客不喜“饲料鸡”,雪恩深知此理。其学书之初即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但求日日新,甚是可贵。其虽以美术专业之余弄翰,却不敢“巧涉丹青”而以书家立场参悟之。取法经典,临帖与创作之间进进出出,惟不愿作书奴耳。初博涉,后专精,二十年锤炼,耐得寂寞,今日可谓觅得门径矣。其成才缓慢者,与“古人模仿秀”之速成书家有异也,其作故能令人回味。
诸体兼习,教师授业之需(雪恩有多名学生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等高校就读书法专业,可谓开河源建市以来书法高考之先河);诸体皆能,书家营养之需。雪恩近年书作,虽流派书体跨度甚大,但总体风貌完整一致。此书家成熟之标志也。其心迹,不事张扬,质朴天然,行款错落流动一如山间溪泉之冰清玉洁,豁然有声。其毫翰,满纸点画无一怯弱,若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故能精微传神,且沉着痛快,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也。所谓得书法之法,主指得笔法也。雪恩作书,起笔落纸时而具斩钉截铁之凌厉,时而又顺势回旋似不落痕迹;行笔务求万毫齐力,曾云于儿时农村见“绞索嫲”而悟得笔法;笔尽处无论回收抑或岀之,皆藏露互参而得势自然。但求干净利落,戛然而止,又似蓄势待发……
客家谚语之“神仙老虎狗”,释义各异。予以之譬书。狗有忠诚之美誉,学书须忠于传统取法经典,得功力也;虎者,王也,尺幅之间一大国,经营翰墨“若烹小鲜”,且须有谋发展之创新之举,故能虎虎生威也;功深者常有神助,去俗者自然得仙气,可谓神仙也。
如今雪恩,当年的小於菟积二十年的一点一划,经营着属于自己的精神王国,悠然自得。
予今评之,信未蹈“类犬”之覆辙也。
甲午暮春 戴学映与观鱼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