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奖 人人皆可参赛

 第一届正赛、预赛第二届“齐式书法”的比赛已2015年5月15日截稿结束。从两届预赛、一届正赛收到参赛的稿件来看很不理想,能按赛委会要求的几乎没有。但寄来赛委会的书信却达到了数万封。从这数万封的书信来看不外乎这几类:一、不知道什么是“齐式书法”;二、许多人还是认为钢笔的笔尖如果没有加工,根本无法实现具有浓重(从某种角度来讲是等同)毛笔书法韵味的“齐式书法”,笔具一定是类似于美工笔(俗称弯尖钢笔)那样的笔具;三、还有不少人认为笔具根本就是一种软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笔化书法;四、询问什么样的书法基础的人才可以参加“齐式书法”比赛?现在我来回答上述四点问题。

一、    不知道什么是“齐式书法”,这很正常。“齐式书法”对福建地区来讲大慨并不陌生。许多新闻媒体如“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福州晚报”、“东南快报”等等都作了大量的报道,但对全国而言毕竟很少人会知道此种书法。知道“齐式书法”书法具有比毛笔更容易学、更容易普及等优点的人就少之又少了。这就是为什么要极力推广和普及此种书法,并举办“齐式书法”比赛成为常态。今年6月到2016年元旦计划再举办两届正赛和预赛。“燚火艺术网”会经常招生,大家可以从中了解什么是“齐式书法”,这里只能告诉你此书法笔具是不允许笔尖加工变形的普通钢笔,否则将失去推广和普及的意义。

二、    从参赛的投稿中很大一部分作品是行草书。从他们寄来的笔具照片中来看,钢笔的笔尖都被加工过。这些加工的笔具五花八门,直接影响了钢笔的日常书写,根本不符合创建“齐式书法”的初衷。发明“齐式书法”的初衷是在不影响钢笔原有实用性的条件下发挥钢笔的书法艺术性,这个原则不能改变!钢笔这个舶来品之所以能替代毛笔普及于大众,就是因为它的实用性,否则大众绝不会放弃有着几千年感情的毛笔!一个好的笔具首先要有实用性,然后才是艺术性。美工笔无法普及,甚至用它的人都非常少,就是因为违反这个原则。我们有些人往往会把一些简单的东西想象的过于复杂。“齐式书法”所使用的钢笔就是普普通通的钢笔,什么都不需要改变,为什么非要改变本来就很好的钢笔呢?普通钢笔天生就有实现毛笔书法的功能,何必要去改动呢?钢笔实现毛笔书法的艺术一点都不复杂,你们想想就知道,将钢笔拆成零件状,它的零件也不会超过十个,这就知道“齐式书法”是很简单的。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实现毛笔化书法靠书写技巧,而不是去改变钢笔本身的构造。不要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三、    还有不少人认为“齐式书法”可能是有一种双头钢笔书写的。所谓就是曾经兴起的双头钢笔,一头是钢笔笔尖,一头是类似于橡皮性质的软性材料制成的笔尖(现在市面上已很难看到)。这种思维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在第二点中已强调过,钢笔本身就能很好的实现毛笔书法,而且比毛笔更容易掌握。这是因为钢笔笔尖是刚性材料制成的硬笔,书写者的力道直接反应在纸张上,纸张受力大小会百分百的反馈到书写者的心里,促使书写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去纠正和掌握运笔的技巧。毛笔的笔尖(笔锋)由于是软性材料,纸张受力在反馈的过程中将遇到大量的缓冲和流失,书写者无法百分百获取反馈信息,或者说这种反馈的信息是有缺失的,因此初学毛笔书法者,必须通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纠正到书法的理想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硬笔比软笔容易学的原因。既然钢笔有这样的先天优点,我们又何必去寻求软笔来实现中国传统书法的优美线条呢?持这种思想的人一定是受毛笔禁锢太深,而没有跳出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中国传统书法的创新是需要改革勇气的! “齐式书法”创建是因为钢笔的进入,而毛笔那种不便携带,受文房四宝制约,致使毛笔书法的普及遇上了瓶颈而日渐萎缩才去发明的,所以这就是倒逼改革!齐先生是一位发明家,他的发明还获得过专利,但“齐式书法”是众多发明中唯一不可能申请发明专利的,因为笔具就是不需要任何改动的普普通通的钢笔(齐先生申请过,但专利局不批。理由是钢笔没有任何改变和创新)。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很能说明问题。当初福建电视台从“福州晚报”的报道中得知“齐式书法”,福建电视台的记者就想采访这种很有特色的书法。但记者怎么也不相信没有经过改动的钢笔会如此完美的实现毛笔化书法。于是心存疑虑的记者与齐先生约定,如果钢笔有任何一点改动,当即终止采访并由齐先生负责记者产生的全部费用。结果到了现场看到齐先生表演时猛拍脑门惊呼道:原来如此!后来福建电视台又第二次为齐先生作了长达13分钟的现场直播。再后来“东南快报”、“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福州电视台”、“每周文摘”等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书法只有力求简便易学,才有生命力,才有推广普及的意义!

四、    究竟要有怎样的书法基础才能参赛呢?我的回答是任何人,无论是否有书法基础都可以参赛。这一点与其他的书法比赛有所不同。举办“齐式书法”比赛目的是为了普及,让更多的人知道此书法的优越性和不足点。新书法的创建很容易,但要很好的完善它却不容易。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想要使书法成熟,要许许多多的人去栽培。毛笔书法也是如此。蒙恬发明了毛笔,但使毛笔书写上升到毛笔书法却是到了百年以后的汉朝,如发展到成熟的毛笔书法,却是到了近千年以后的唐朝。可想而知期间要经历多少人,多少代人的不懈的努力,即使到了现在还有许多人去补充完善书法。发明和创建“齐式书法”正是想弥补毛笔不便携带等的不足,借助于钢笔这很实用的工具,使日渐萎缩的书法得以复苏。基于这个目的,我们在设计奖项时,本于人人参赛,人人都可能获奖精神,推出适应各个书法层次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譬如有深厚毛笔书法基础的人,他可以根据“齐式书法”是从毛笔书法演变而来的特点,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同时参加“齐式书法”的预赛和正赛,从中同时获得正赛和预赛中的诸多奖项;有一点毛笔书法基础的人或钢笔(硬笔)书法基础很好的人,也可以参加预赛和正赛,也能够同时获得其中的某几个奖项;一点书法基础都没有的人,只要你了解“齐式书法”是如何选笔又是如何书写,你就可以参加其中的“钢笔推荐奖”、“‘齐式书法’征文奖”和预赛等等,当然想要直接参加正赛可能有点困难。

以上就是举办“齐式书法”比赛的目的。但从这两期预赛、一期正赛的征稿来看非常不理想,特别是第二期预赛仅仅收到稿件27件,正赛仅4件。如果参赛者能够按要求提供钢笔笔样、四笔划以上完整的书写视频和对特定的笔划“度”的标注,就可以获奖,尤其是正赛4件的参赛者,稳稳的获得三等奖以上。一等奖获得者加上其他组合奖,其获得奖金将远远超过3万元以上。我们寄希望以后的赛事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为了普及“齐式书法”,我们将有可能长期举办该书法赛事。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本组委会计划再举办两届比赛,希望大家踊跃参赛!

最后,我们还是那句话:不要把简单的问题想的那么复杂。“齐式书法”一点都不神秘,它与毛笔书法、钢笔书法的距离就是一张纸,捅破了人人都会!

这里必须重申:钢笔就是普普通通的钢笔,不允许有任何加工变形的痕迹,方能参赛!

                                       燚火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