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臻于理 艺精于淳

 

文臻于理  艺精于淳

            孔紫(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读林华勇先生书法

认识林华勇先生大概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就知道他书法好,为人谦逊,温文尔雅。四年前我又给他写了书法评论:“林华勇先生书法:刚健笃实,笔翰飘逸,书法功底扎实,艺术思想丰富,充满创作激情。”今天他要办个展,出画册,把百余幅近年创作的书稿展示给我,扑面而来的是:气息高古,温润如玉,用笔灵活生动,笔力遒劲的“真、草、隶、篆”。感慨之余我陷入对林华勇先生书法的思考和展望。

赏林华勇书法不难发现其书法功底深厚、积学甚广,无论汉简、石门颂、张猛龙碑、欧阳询、二王、米芾、张旭怀素等皆有涉猎且富有传统审美格调,遵循经典笔法和技法的基本规律。然“诗文随世远,无日不趋新”,“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林华勇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创新思想强烈,作品不失古意却个性鲜明,不失古法且自成风格,诸体皆工,但艺术符号明显,给观者带来迥异的强烈感染。在大局中延展驱驰,在细节处转腕、提按,游刃有余。其欧楷法度严谨,笔力厚重;草书清新飘逸,洒脱自然;巨幅隶书(高3米、长10米)千字文取法石门颂古朴沉美而气势恢宏。如此可窥其内心丰富,博览群书。他总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王僧虔《笔意赞》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林华勇先生创作的中堂“奋斗”,“清平乐·黄山’’等等都给我强烈的冲击和不一样的感受。

  鲁迅先生告诫我们“不被搽在外表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这无比正确。衡量一个艺术家的成就,最终要看他的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也只是表面文章。林华勇先生思想丰富,他的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有经典,有创新,是比较能启迪心智的。林华勇先生说:“书法作品就是我的简历,书法作品就是我的心迹”,他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令人感动。

  深水静流,鲤沉深谭。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笃定恒心,厚积薄发,倾注心血的作品。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书艺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年过不惑的林华勇正在用百倍的精力努力学习古典,相信他一定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人的价值,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得道的过程。崇尚经典,力求创新的林华勇先生,一定会在充满中国元素的书法道路上越走越宽。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