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堅書法之我見
少 翁
“夫書稱魏、晉,畫擅宋、元,此人人知之,至於書中有畫,畫中有書豈易知哉” 。此正應了當今常聽的一句話,書法比畫更難。書法是古老而又年青的藝術存在,現今所對書法的審美要求極高,人們對此的滿足十分不易。最近結識了來自山西的著名書法家許堅先生,當他的小楷書法作品出現在北京琉璃廠八彩畫廊時,來賞者無一不贊,往返賞摹,日日有來者,是什麼魅力當以此景,什麼功夫獲其佳評?。許堅,字韌之,得仁堂主人。一九五五年生於山西古晉都曲沃,翰墨家庭、書香門第。自幼隨祖父習字,兄妹哥弟皆有習書之慣傳。許堅先生尤精小楷,對魏鐘繇宣示表體悟頗深,並有新得。近年來,佳績枝花朵朵,受到不少專家及多個美術館好評和收藏。
筆墨間,神與趣會,書畫妙境也。觀許堅先生書法會有所得。書無法不知其路,書不尚意何談其道。許堅先生書法用筆沉著,字法守一,章氣通達,字裏行間透出一種古風文淳之美。此品之格,尚時不可多得。許堅先生六歲學書,曾拜現代草書四家之一衛俊秀先生和山西省著名書法家盧永禎先生為師。幾十年如一日,臨池不綴。一九九六年在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研究生班學習,書藝大進,俱增神采。
許堅先生為人誠實,虛心好學,嚴謹博收,能得鐘繇之古厚、獻之之風潤、歐陽之淩峭、石門之開張和險絕。他在臨摹中很注意品切其神韻,會心盤腕,終屬己用。前天,來一老者評其書,小則見大、整齊不呆、沉而不濁、密而不滯、疏而不散、險而不驚,圍聽者皆皆點頭會歎。書法能寫出此境地,實乃高處。許堅先生草書多得于右任、八大之法,用筆凝重,起收有致,轉折不失丹田之功,減筆不失繁意,內美可見風度,猶如寒風中的秀女,大方美麗,給人所思所想。書法藝術有著五千多年的漫長過程,有著完整而嚴肅的審美要求。象先生之成果,實乃堅韌所得,可敬可佩。創新是每位藝術家最終的目的,但是,沒有傳統和必須經過的艱辛,目的,最終可能只是區間站。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