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坚书法摭拾谈

许坚书法网 11/21 08:37
 

许坚书法摭拾谈

孙亚杰

晋许管墨崇右任,人坚仰高尚羲之。

中国书法以其无与伦比的艺术形式,引得文人墨客、书法艺术爱好者在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遨游。

许坚便是其中一员。他从幼年时代起,在聆听观看祖父吟诗弄墨的耳濡目染下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许坚对学习中国书法艺术的理想十分执着,坚持不懈。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笔,勤耕不辍,使其书法功力日益精进,真、隶、行、草书皆通,尤精小楷。

许坚的书法艺术实践及其不懈刻苦学习和执着追求的艺术精神,正是传达他对于人生的热爱、对社会的种种感悟。书法可以展示他的胸襟,寄寓他的喜怒哀乐,造就他独特情怀。他的书法里真实的反映出他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专心致志与书法学习的这种态度,使得许坚学习书法成为他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动方式。

许坚从书法艺术美的典范,绰立群峰的魏晋书法楷书入手,临习“魏晋”、“晋唐”、“二王”,学习书法的浑厚朴拙和粗犷之美。

中国书法艺术有如浩瀚星空,魏晋时期的小楷笔法质朴浑厚自然,结构朴实严谨,这只是中国书法沧海一粟。

许坚的代表作《小楷千字文》、《智永小楷》,其布局空灵,结体疏朗、宽博流丽。

观许坚的书法作品中的用笔、结字特点,融合统一在尚韵的境界中,博采众家之长,合度法则。

再如许坚书写的《楷书兰亭序》,以古为师,字体流利秀美,结构体态匀称严整,出于天然。

书界“旷代草圣”于右任,在千载书史上卓然自立,对后世影响极大。

许坚遵循于右任提倡的“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原则,潜心学习研究“于体”。许坚的《行书洛神赋》、《行书江城子》、《行书五柳先生》、《行书桃花源记》,线条刚柔兼备,点划富有意趣,初步形成灵动中见凝重,圆润中见骨力的艺术风格。

一个有书法造诣的书法家在书写作品时,既要发现书法的特殊美,更要去表现书法的艺术美。《颜勤礼碑》,饱满充实,雄健之美;唐人书《灵飞经》娟美秀丽,出水芙蓉;羲之《兰亭序》行云流水,潇洒飘逸;而怀素的草书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又有舞蹈的动感。

许坚在他的习书写过程中,下笔、行笔、收笔、提、按,充分利用了笔毫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功能,使笔锋首尾完善,气势流畅,笔力丰盈,轻重相间的情况下运行自如。书体以回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首,娴熟的笔法,合理的运用好提按笔动作,才能写出字的粗与细、实与飘、方与圆和刚与柔的书法效果,从而避免字的单调和乏味。

许坚的作品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采,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富有天真率意的特性,简洁质朴,给人以仪态万千之感。

至于许坚的《水调歌头》草书,笔画简单,形态优美。基本上字与字独立书写而不相连的字体,偶见个字相连的字体。很明显,他的草书是由章草渐入今草的。在他的草书作品中,时时可见到章草的痕迹。在用笔方面,多用中锋,精气内蓄,墨力十足,给人以饱满浑厚的感觉。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书法作为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其艺术形态就是通过用笔来书写汉字的线条,结字造型。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因此,历代书法大家,都在运笔上具有精湛的水平和扎实的功夫。

许坚感魏晋,悟钟王,重视“读帖”,字之结构,行文布局,碑帖历史渊源,古今书论逐一涉猎。他从古人碑帖书法中字字地临摹,从间架结构、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感受书法艺术美,感受水墨线条以及字型结构的艺术魅力,习书使他有着独到的体会,故其临摹功夫很深。纵观许坚书法作品整体结构严谨而奔放且圆润,观赏者可以领会真书的持重端庄、行书的从容婉约、草书的风驰电掣,从而体会书法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