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 著 的 脚 印
—记山西省青年书法家许坚
傅天保
追求,是人的心劲反映,能始终如一坚持几十年,实属不易,能始终如一坚持几十年,而且不断突破,不断出成绩,不断上台阶,则更是难能可贵。山西省青年书法家许坚就是这样一位人。
许坚是山西省曲沃县高显镇人。可以说他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爷爷当年是这一带有名的“文化人”,读过四书五经,尤其是毛笔字堪称当地一绝。每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日寿诞,十里八乡的村民不管熟与不熟,都会前来讨写春联、楹联、迎壁、客单等。他爷爷知书达理,乐善好施,对上门来的人有求必应,几乎每隔几日,他爷爷就得舞笔弄墨,有时也连续写上好几天。在这墨香四溢,飞龙走蛇的氛围中,许坚从小耳濡目染,毛笔书法的魅力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许坚在儿童时期就开始了练字。在爷爷的教导下,每日坚持写泥砖。写泥砖是古人为了节约钱而想出的一种练字方法,找来一块二尺见方的大青砖,再找来些黄土高原特有的胶泥土,放进一个大碗里,倒入清水,搅拌均匀,就成了代替墨汁的泥糊汤。用大号毛笔蘸泥汤在砖上写出字来,字迹不会马上消失,可以端详、揣摸。找出问题,再写一个覆盖住前面的字,再端详、揣摸,直到写出满意的字。那感觉就像用毛笔蘸油漆写字一样,和用笔蘸墨汁差不多。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啻是较理想的练字途径。
许坚爷爷不分室内室外,田间地头,一有机会就给好学的孙子讲写字的要领,感悟。小小年纪的许坚在爷爷的教育下,懂得了不少写字的道理。什么起笔、运笔啦,急缓重轻啦,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啦,一问他还真像卖瓦盆的能说的一套一套的。
星转斗移,葛裘类更。许坚走上工作岗位,成了县水利部门的财务负责人。县级的水利财务工作相当繁重。每年有大批资金下拨,有大批工程要上马,时间紧,任务重,工程战线长,期间名目繁多的申请、汇报、检查、验收、总结、审计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忙的象陀螺一样团团转。然而不管工作再忙,他都要挤出时间练字,白天忙一天,那就晚上练;晚上加夜班,那就早上起床练,真可谓是如痴如迷。
为了提高自己,他参加过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研修班的学习;为了提高自己,他三到西安拜见中国著名书法家卫俊秀,聆听老先生的教诲;为了提高自己,他能在星期六晚上搭火车颠簸一夜半天到天津参加中国书法艺术节,当晚又乘车返回;为了提高自己,他在北京琉璃厂租住七、八平米的小屋拜师交友,而且在这夏不挡署、冬不避寒的简易屋一呆就是四年之多;为了提高自己,他向专家请教,也向任何长于自己的人学习;为了提高自己,他还向不说话的先生——碑、帖学习,一次在西安碑林看字,竟忘记了吃饭,最后在工作人员的下班吆喝声中,恋恋不舍地离开,可以说,从国家级大师到县里的书法朋友,从娓娓讲解的书法专家到各地碑刻亭榭,无处不留下他那执著的脚印 。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书艺与日俱进,大幅提升,成绩叠加。2003年许坚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成立十周年教学成果展优秀奖;2004年中央电视台书画展优秀奖”。获当代中国书坛楷书国手奖;2005年入选首届全国公务员书法大赛; 入展山西省第六届书法篆刻展。2006年他的书法作品为教育部中小学教课书选用;入展山西省第七届书法篆刻展。2007年获普阳杯和谐中国全国书画大赛书法铜奖;2008年山西省第六届书法临摹展优秀奖、第五届颜真卿故里书法大赛优秀奖;2009年他的书法作品获首届河南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入展山西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山西省第二届书法精品展。
业内人士说许坚的书法作品是刚柔兼备,点划富有意趣,尽现魏晋小楷古朴,气韵浑厚之貌,体现了动中见凝重,圆润中显骨力的艺术风格。许坚著有《许坚楷书兰亭序》、《许坚小楷千字文》、《许坚行书洛神赋》。并有《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孙子兵法》、《金刚经》、《道德经》等手卷面世。他的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电视台、徐悲鸿纪念馆、山西省博物馆等多处收藏。
面对这些成绩,许坚淡然自定地说:“这是我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以后要走的路更长。书法是无止境的艺术,她给了我越来越高的美的享受,也让我参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会穷毕生之精力上下求索,坚定不移,义无反顾。”
愿许坚象一颗明亮的新星,在书法艺术的星空,冉冉升起…...
2010年5月1日於曲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