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受父亲影响喜爱写毛笔字。九岁学书法,楷书临帖于欧、颜、柳、赵,草书主攻张芝、王羲之、孙过庭、张旭、米芾、张瑞图等先贤们碑帖,数年如一日,坚持挥毫。在中学我担任校宣传组组长为学校出板报、壁报、宣传板、刻写教材讲义,担任学校业余书法老师辅导学生。作品多次参加市、省书画展。获有“明星小书法家、铁岭书法小名人”等荣誉称号。
1976年中学毕业后,下乡当了两年知青,但我一直临池不缀。1978年3月,我光荣参军在部队曾任放映员、放映组长、俱乐部主任、干事、秘书等职务。为了提升书法水平,参加国家各类艺术学校进修学习,给自己充电。1985年毕业北京篆刻艺术中心,1986年毕业解放军艺术学院。在70年代里有幸结识朱寿友、田树元、王文杰、杨一墨、王荐、刘世业、戴为众老师受教,受益匪浅。
90年代从沈阳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转业后,可以说是我书法水平一个分界点,分什么界?分的是我到地方后,我得益于著名书法家聂成文、王丹、胡崇炜、宋慧莹、伦杰贤、魏哲、李善祥、任进强、冷旭、朱成国、甘海民、李兴臣、王琥等诸家指点。使我的书法篆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作品在全军、全国书法比赛频频入选获奖,深受鼓舞,艺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很自豪地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几年来,我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中华风采》网、香港商报《时代人物》栏目、中国警察网《名人名家》栏目、中国法治维权网《名人名家》栏目、世界诗意网等各大新闻媒体介绍我的书画作品。
但我冷静下来一想,感觉自身书体存在不足。时代风尚又有所谬误,逐该本体,于历代法帖学习焉。学汉隶,觉其威武;学唐楷,仰其庄严;学行草,品其高古;学北魏,味其质朴。其中尤为以米芾为最爱,爱其沉着痛快,八面出锋。日夜追摹,直至今日。篆刻初学浙派,上宗秦汉、下融明清,尤敬昌硕。作品多变化,章法谨严,奏刀稳健,浑穆、古朴、苍劲。
在历史、先贤面前,博大的中华文化,我什么都不是。在几千年的中华长河中,书法写得好的不计其数,留下的就那几位。我仅仅是一个书法爱好者而已,而已!
藉此,向我的授业启蒙老师、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高波会一如既往爱书法艺术、爱大家的!
高波 写于盛京觅宝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