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鹰应邀参加西泠印社篆刻学术研讨会
近日,由西泠印社主办的“当代篆刻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海华满陇度假酒店举行。西泠印社党委、社团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印学研究及相关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西泠印社社员出席本次会议。我市青年学者杨鹰的应邀参加研讨会。并作了《涵泳古今 宣示我心 植根玺印四海承风——当代古玺创作形式美的发展及创作方向》主题发言。
本次研讨会对六十年来的当代篆刻进行了理性思考、研究与总结,对于促进指导当前以及今后的篆刻普及和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传承和发展,风格、技法和创作理念形成了新的时代特质,然而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陈振濂先生在讲话中说:“西泠印社这次提出‘当代篆刻’这一研究主题,目的在于通过这次研讨会推动、倡导起一股对当代篆刻创作实践和行为方式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力量。”他强调,当代篆刻研究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具备评论家的锐利眼光,又要遵循学术的严肃性,同时要远离利益纠葛,才能对篆刻风潮起到良性的引领作用。
本次研讨会采取定向邀约和公开征稿两种形式,从2015年4月开始征稿,共收到各地论文来稿75篇,论题涉及当代篆刻中的篆刻艺术现象、篆刻创作技法、篆刻风格传播与承递、篆刻审美与批评、篆刻教育与出版等方向。所有论文历经专家评委前后三轮评审,最终共有8篇优秀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38篇论文入选《论文集》。其中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的社外作者张伟然、金丹由评委会推荐至社长会议,经审议批准,吸收入社成为西泠印社中人。
杨鹰的学术论文《涵泳古今 宣示我心 植根玺印四海承风——当代古玺创作形式美的发展及创作方向》共计15000余字,文章探索古玺形式美的发展过程及其时代特征,并分析了当代古玺创作繁荣的现象,及当代古玺印创作的主要特点,从正反两方面对当代古玺之现状进行了学术分析,提出当代古玺印创作其实并没有真正学术化、系统化、理性化发展,对当前和未来古玺印创作必须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研究总结,不断发掘和研究真正的古玺印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与创新之路。文章从创作模式的拓展、艺术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篆刻家学养的提升、创作技法的融会贯通,创作形式美的发展等五方面阐述了古玺印创作的形式探索与文化传承方向。提出了古玺印创作应该回归传统,谨慎面对当代各种思潮、风格,理性弘扬个性印风,并引领倡导文人气之古玺印篆刻新时风,这是当代古玺印创作的发展目标和未来之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