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朱满林画心情特好
文/安子
经杨朝阳先生介绍,认识了朱满林。我和满林还算得上是半个乡党。他的老家在西安灞桥区雾庄,我舅舅家在灞桥区新筑镇,两地相距五里左右。幼时母亲回娘家总带着我,每当路过雾庄时,必定要在村头一颗大皂角树下歇脚。五十多年过去了,这个村子竟然出了一位画家,并且相识,真是一份缘份。
乡党相见,难免述一些身世旧事及兴趣爱好。他自幼喜好绘画,并临池习作不辍。高中毕业后,去新疆当兵,在部队一干就是十三个年头。虽然在部队站岗放哨,单调而苦涩,但再苦再累,唯一不变的是他的爱好,是不停的绘画。这期间他认识了大画家谢家道,并拜其为师。谢家道师从潘天寿、陆俨少等著名大师,先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北六省中国西域画委员会副主席、新疆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名师自然会带出高徒。朱满林又根据新疆的物景时势,创造了冰雪山水画法,终成正果,在冰雪山水画方面独树一帜,先后多次办展,多次获奖,被誉为西部最具实力的冰雪山水画派人物。
看了朱满林的几幅冰雪山水作品,可谓是心情特好。这四个字虽然是直觉,但直觉往往是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感触。
不妨细说一说。
所谓心,即心境也。一片自然风景,实际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因之,绘画看似绘山,看似绘水,实乃绘心也。心之所思,手之所绘也。朱满林在新疆生活了十三年,这片土地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这里有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伟景色,也有漫天皆白色,冰清玉洁月的世界。朱满林热爱雄浑,更爱静宁,因此他绘画冰雪山水,实乃是自己热爱纯洁的思想及人格的反映。朱满林一生弘道养正,澄心清神,不诬人害人,心如水,德润身,净洁是他一生之追求。因之他要用纯白的世界来反映自己的内心。心与画相印也与心想照也。洁白的冰雪山水,就是朱满林纯净的心灵。这正为古人所说,画如其人也,画乃其人也。
所谓情,即情趣也。中国画有别于西洋画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情趣。感化心者莫手于情,动人心者莫乎于趣。情趣乃绘画之魂魄也。朱满林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漫长岁月,这里有他的热血挥洒,也有他的艰苦奋斗,有他的爱情故事,也有他的生命之歌,他怎能不热爱这片土地呢?因热爱而钟情,由钟情而呕歌,这是自然而然的。故而,他冰雪山水中描绘的草木、胡杨、五石、骆驼、猎狗、牛羊,尤其是那些在飞雪中奋斗的人群,无不倾洒着朱满林的挚爱。而这种挚爱的表达并不桌干巴巴的说教或故作姿态的卖弄,而是用极具感情的构思和处置,以形写神,以神托情,这便是至情至趣了。没有情趣的爱是假感情,伪激动,是不能真正感染人的。只有把真情化为情趣,即味道,即内蕴,才是真正的艺术。品看朱满林冰雪山水画作我真正能体会到这
所谓特,即特色也。特色就是风格。有人论书画的风格时曾说,一幅画宁可稚气、野气、霸气,而绝不可小气、媚气、俗气。看朱满林的画作,虽无稚气、野气、霸气,但也绝不小气、媚气、俗气,而是充满了正气。正气者,正情也,正路也,正美也。朱满林的画绝不以野怪吸引人眼球,也不以不伦不类的变态夸张而故弄玄虚,而是以纯正的中国画风达情达意,人物准确,物景恰当。尤其是他对“墨韵”和“白光’’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黑托白,以白显黑,黑白相衬,互为情趣。洁净而不轻飘,静雅而不呆滞,饱满而不赌塞,充实但又有虚灵。虽然一片洁白,却白中藏雅,白中藏味,白中藏趣,层次分明,气息别致,功力矣。
所谓好,即效果好。因为朱满林是用心在绘画的,用心构思的,用心呕歌的,因而不应付、不潦草轻浮,加之良好的功力,特别的气韵,故而画面清新,令人悦目,线条动情。不仅构图别致,令我更为感动的是他处处一丝不苟,就连画作的题目都煞费苦心。譬如有一幅题为《默写》的作品,就给我留下了无限的遐思。漫天飞雪中,大山、树木、河流、村舍全被大雪覆盖了,只有几只负重的骆驼在风雪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身后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这幅画应用什么名字呢?用《脚印》可以,用《征程》也行,但他却用了《默写》二字。默写,谁在默写呢?骆驼。他完全把骆驼拟人化了。骆驼正如千百万个默默无闻的人一样,面对恶劣环境,为达目的,忍辱负重,挣扎着、前进着,默写着理想,也默写着成功。虽然这里没有坦途,一片茫迹,无人知晓,更无鲜花或掌声,但全不在乎,它要用自己的努力,达到胜利的目标。这种精神怎么能不令人感动呢?感动的东西岂不是好的作品吗?艺术,是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加工的产物,而好的艺术是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升华的产物。朱满林便是这样的画家。
时代创造了生活,生活造就了画家。现时是一个造就历史巨子的时代,也是产生利势小人的时代,在每个艺术家面前,都有两条道路要选,要么娇情地应付世事,欺骗读者;要么真情实感地提示生活,创造艺术。朱满林选择了后者,我为他高兴。这是一个负责任、有出息画家的选择。 “志若不移山可改,何愁青史不书功”(钱镠《上元夜次充序平江南》)。
满林乡党,奋为矣。
(作者系:华夏墨宝杂志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