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广祯书法作品评论摘编

夏广祯书法作品评论摘编

 

坚守是对传统的延伸,创新是对艺术的体悟,他的作品尽显力的张扬和势的讴歌,以雄浑豪宕、刚柔相济、遒逸飘洒的风格树立了自己艺术的高度,在泰岱之地书写出齐鲁书风的大气与厚重。

——山东文艺界六十年六十家推选委员

 

跌宕有致,运笔如风卷残云挥洒自如,气势贯畅如飞瀑狂落,笔画筋遒骨劲,堪为佳构。

——著名书法评论家  傅京生

 

大气厚重,德艺双馨。

——《中外画刊》

 

笔力沉雄,风骨肃然,气象万千,引人入胜。

                               ---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

 

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他的作品蕴意深厚,整体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特色,寓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灵动的创造性思维贯穿始终。作品最具价值所在就是创作之精诚和技法之娴熟流畅,给人以突出、稳健、灵动的艺术享受,亮点很亮,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精诚所至则能动人,虽是一纸静态画面,却完美凸现其动态的韵律,其势之大、其力之沉均表现出其功力所在,作品渗透着力与美的张扬和平衡,生动表现了创作者刚直、爽利、豪放的性格。

——中国书画研究院

 

草书,尤其是狂草创作,在各种书体中其艺术素质含量最高,难度也最大。在对技法要求特别娴熟的前提下,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品位的艺术修养,夏广祯在这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一是临帖为本,舍得下笨功夫、苦功夫。将临摹名家作品作为每日的必修课,从实临到意临,从用笔、结字到章法、气韵,刨根问底,一探究竟。二是尽量多观摩碑刻和展览。聚精会神、心追手摩地观看名碑刻名书展,有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三是强化悟性。他十分重视观察生活和自然界不同地域、环境、气侯条件下物象的态势、形质的各种变化,正如张旭“观赏公孙舞剑器而得其神”,怀素从夏云奇峰、颜真卿从屋漏痕、黄庭坚从划船荡浆中悟笔势,力求使这种瞬间的感悟铭刻心中,及时沉淀,而后在适当时机某种感情催化剂的作用下,促使融化迸发,使其体现在草书尤其是狂草的点画线条中。因此,尽管写出的作品“惊蛇走虺, 疾风骤雨”,但仍能做到满纸云烟,千变万化而不逾矩。

——大众报业集团《城市信报

 

他的隶书,结体修扁大小不拘,篆隶相揉,时而流露瘦劲宽博,点画刚健;时而方劲沉着,险绝多姿,无疑受秦汉简帛书及《乙瑛》、《礼器》、《曹全》、《张迁》诸碑的影响熏染。他的行草书,运用钟、素之笔,从传统中显出新意,拙中见巧,率真自然,并流露了“南宫家法”、“山谷馀韵”及章草之遗意。笔法苍劲有力,结体张驰有秩,使转节奏明快,章法呼应自如,血脉相通,气贯神溢,时多抒发灵台之作。尤其是对张旭书体,朝夕临摹,寒暑不辍,巧妙地揉于二王书体之中。因而端庄雄伟,骨力劲遒,潇洒流畅的风格无不驰骋于他的笔下。同时他十分注意书外功,往往借助于文学、美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素养,以及个人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平时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以丰富自己的书艺内涵。这一切,不仅展示了他对中国书法传统的执著追求,同时也体现出他在千锤百炼中铸成的自我性格。

——《泰安日报》 泰安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董文

 

泰山的雄浑博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他灵秀之气,使他自幼便与书法结缘,他初学欧阳洵、颜真卿,继研汉隶、魏碑,后临摹二王,直追张旭、怀素等。毛笔、硬笔双管齐下,诸体皆攻,以行草见长,但他师古而不泥古,融汇今意,博采众长,形成了奔放而不失苍劲的书法特色,其笔法迭宕多姿而不失古拙之美,其结体潇洒飘逸而不失法度严谨,受到广大书法家的肯定和喜爱。

——《泰安日报》 记者  张英爱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