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书先立品

王亦存书艺网 04/04 12:03
 

201624日,温州晚报

王亦存
习书先立品

    
个人简介
  
王亦存,44岁,字融异,现为浙江省鹿城诗社秘书长、温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鹿城书法家协会副秘长,中国书法网创作版版主。平日常以诗书会友,美其名曰:陶情养性。其书作曾参加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北极阁奖全国书法大赛磴槽杯天地之中全国书法大展等数十次全国、全省之展赛。
    
  
有一种美,它没有华丽的外衣,迷人的风韵,但需要用心灵去发现感悟,书法便是如此。那变化莫测的线条,浓淡相间的墨韵,使这黑白世界充满无穷的魅力。在温州书法家界,王亦存书风独见性灵,圆融自得,可谓别调,于是我们总以为他是一个特立独行、不易接近之人。近日,为了解百老惠第三龄学院的有关教师,我们与王亦存有了一番畅聊,就此走进他二十多年的笔墨人生。 
    
少年爱上书法    
  
王亦存出生于一个温州苍南农村家庭。他说小学时,因为字迹潦草,作业本经常被老师撕烂。十三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字帖,用心学了几天,没想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突然间感觉到平写不好字是不用心练习的原因。
  
从那以后,王亦存渐渐爱上了书法,每天放学回家先练字一个小时。高中时,王亦存转到温州求学,语文老师(班主任,2015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的一手好字让他艳羡不已,而老师的鼓励也极大地激发了他努力学习的热情。他沉浸在墨的世界,默默体味,静静沉吟,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有了自由驰骋的天地。
  
大学毕业后,在工作上几经周折,最后选择了研习书法、钻研书法理论这条寂寞之路。时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期间王亦存曾短暂师从温州著名书法家、诗词学家蔡心谷老师学习,而后又跟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鹿城书法家协会主席朱海老师学习。这两段美好的学习时间,让他受益匪浅,至今难忘。
   
传承文化,修生养性
  俗话说字如其人。王亦存生性不拘一格,这一点从他的字里就可显现,他各体皆能,尤爱玩章草。其章草别具一格,字体传统而不失新颖,灵动而不失宁静,于古朴中见优雅。王亦存在居所之外另辟有一书画室,满室书画,墨香清淡,一派宁静悠然的意境,恍如世外桃源,闲来无事他便在其中挥毫运墨、自得其乐。 
  
有人说,一个人若能将兴趣与谋生的事业相结合,乃是人生一大幸事。王亦存正是这样的人。这些年来,王亦存在自我研习书法的同时,也教授一些学生及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他的学生中有初学书法的懵懂少年,也有对书法怀有热忱之心的青年和中年人。好为人师的他乐此不疲,于他而言这既是谋生,更是一种修生养性的过程。
  
去年秋天,他走进百老惠第三龄学院,专门教授中老年人书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年龄从老到少也算是齐了。王亦存告诉我们,书法学习需经年累月的持续努力,去年秋季第一学期还属于磨合期,主要摸清老年人的脾性、做好心灵沟通,这个学期将因材施教。他深知很多中老人之所以来百老惠第三龄学院学习书法,是因为早年对书法有着别样的爱好,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愿,老了便想来弥补遗憾。
  “
中老年人心智成熟稳定,虽然他们的年龄都比我大,但是相处的过程还是相当愉悦。近半年相处下来,王亦存对这些老学生的学习认真劲儿还是相当肯定的:他们下大雨也坚持过来学习,写得用心,学得开心,进步亦是显著!
    
力求融异,简单生活
    
二十多载寒来暑往砚田笔耕,挥毫墨洒。王亦存在艺术生命中,带着对书法的挚爱,对事业的执着,满载着快乐一路走来。他曾参加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等数十次全国、全省之展赛。他始终恪守习书先立品,书性即人性的格言,人品先立好,心正则笔正。在书法艺术的黑白世界里执着前行,实践着人生的自我价值。 
  
作为浙江省鹿城诗社秘书长、温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的他热心公益,闲暇时,在协会里帮忙做一些事情。前年,王亦存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为融异。他说,这也就是求同存异的意思,一个人做人做事学会了包容,生活也就简单了。
  
王亦存是个心怀感恩的人,他说,感谢人生,感谢命运安排,因为与书法的不解之缘,这些年来他与书法从相识、相知到相伴,让他的生活变得快乐而充实。
    
后记:   
  
除了对传统书法的临习之外,王亦存始终不放松对自己热爱的中国古典诗词、文赋、篆刻等相关艺术门类的学习。有着几十年书法生涯的王亦存,在艺术追求上坚定执着,而生活中的他总是那样乐观谦和。
  
我想,这也是他多年来浸淫中国传统文化、有高尚的志趣追求所体现的一种精神气质吧。在此,衷心祝愿王亦存老师在今后的学书道路上,努力进取,奋力拼搏,取得更大收获!

                                      

                                       记者:赵小娴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