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尊重才得以施爱
记得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强调,帮助别人,不需要任何理由。现在看来这等式尽管成立,但似乎缺少某种更高层面的元素。
最近看到一则故事,韩国有个大企业家,因为企业大,名望大,许多供应商都请他吃饭,他只要有时间,就一定应酬。请大老板吃饭,不能小家子气,菜肴一定十分丰盛,散席时好多菜都没动,他叫服务生把所有没动过的菜分别打包,自己带走。然后叫司机开车来到要饭的流浪汉较多的街道,把打包的菜一包一包而且是弯腰双手捧上,送给那些要饭的。大家疑惑不解,他解释说,我不能拿吃剩的菜送给别人吃,那是不尊重,因为他们也是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我弯腰双手捧上,是对他们的尊重,他们虽然很穷,但不偷不抢,堂堂正正,挻胸直腰的站着乞讨,和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
这段虽然很短的一则小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让我大彻大悟,光帮助别人是不够的,首先要尊重别人,尊重生命。尽管我以前帮助过许多人,相比之下,自愧不如。虽然从未想过要得到回报,但潜意识里从未有过尊重这个慨念,更谈不上境界。
那时候我在机关底楼上班,过年前几天,见到一个老人已经两天了,在过道里焦虑不安的来回走着,看上去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我忍不住就问老人家有什么事,他告诉我政府䃼助给他300元钱,村里给了他一张表格,昨天来了民政科长不在,没签到字,今天来了民政科签了,财政所长不在,明天还要来,不知能否拿到钱。我二话没说掏出300元钱给了他:"老伯你不用来了,你先拿着回家,表格给我,我来办吧。"当时只想到,都在一个院子里,我去办理,举手之劳,何必再让老人来一次。算是帮助了老人,但没有去体悟老人心里的想法,用命令式的口气,没有征求老人的意见,这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大约十多年前,政府搞机关工作人员扶贫结对子,安排我的对子是一个女孩,是个孤儿,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由年近七十的奶奶扶养,当时上小学六年级。我家访后承诺承担以后上学的全部费用,直至完成全部学业。记得在她上初三的时候,春节期间,她打我电话,说明天去学校报名了,当时是吃中饭的时候,春节期间和朋友们一起喝酒,我回答说知道了明天在学校门口等我。大慨是酒喝多的缘故,后来把这事给忘了。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我忽然想起这事赶紧去小女孩家,她奶奶告诉我,那天她在学梭门口整整等了我一天,中饭都没吃,最后哭着回家。小女孩从里屋出来,不好意思低着头,我含着泪水说:对不起,都怪伯伯不守信用,问她要了紙和笔,写下了我一生中第一份检讨书,连同报名费生活费一起递给她,并说:放心读书,伯伯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就这样前后九个年头,直到她大专毕业,我坚持完成了我的承诺,但那件事一直在我脑海里耿耿于怀,为此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诚信至尊》,也只是从诚信的层面上检讨自己,没有从尊重这个境界层面去思考问题的根源所在,即便信守了自己的承诺,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除了经济上的帮助,从未过问过她的学业,关心过她的理想,成长,缺失的恰恰是对人性的尊重。
大慨也就在那个崛起的年头,我的村书记同学告诉我一件事,过年了,政府组织实施访贫问苦送温暖工程,我老家一位70年代的大队治保主任生活极度贫困,又是退伍军人,政府补助800元,算是很高的标准了,在一名分管民政的副镇长带领下,武装部长,民政科长,财政所,广播电视站,一行十几人,扛着摄影机浩浩荡荡开进村里,在书记村主任等陪同下,送去了800元一个温暖的大红包。事毕,村里招待一顿中饭,每人一包中华烟,总共化去4000多元。现在看来,这不光是一个极度恶劣,拙劣的作秀表现,更多体现了对被帮助对象人格,人性极大的不尊重,乃至污辱。现在这种情况少了,说明社会在进步。
曾经有两件事一直让我纠结,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终于明白了。那是一个十一月份的下午,下着倾盆大雨,我开车回家,见到倆女青年在淋雨步行,心想这季节淋湿了会生病的,便停车招呼她们上车,结果其中一个扭头骂了声"流氓",继续往前走,我苦笑着揺头叹息,走自己的路吧。现在想来她们是对的,因为互不相识,谁知道你是坏人好人?宁可被雨淋湿生病,也不被人污辱,这是她们的选择,我不尊重她们的选择,挨骂,活该。另一次在十字路口,因为没有红绿灯,四面川流不息来往的车辆把一骑自行车的青年妇女挡在中间,情况很危险,我转了一把方向,把车停了下来,横着挡住了后面的来车,挥手示意让她过去,她看了我一下,嘴唇动了一下,扭过脸没动,从她嘴唇的动作及表情看,好像是轻轻的骂了声"神经病",(我选择了等待,车终久会走光的,关你什么事?你不尊重我的选择,骂你都便宜你了。)
帮助别人不需要任何理由,这是我以前的观念,韩国企业家的言行更深层次的教诲我们,帮助别人首先要从心灵深处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人性,特别要尊重别人的选择,不能在强加自我意志的框架下帮助别人。佛家强调帮助别人的三个前提是:慈悲心,智慧和能力,只有明白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平等的,你才会懂得尊重别人,所实践的帮助别人才乐意接受。(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木笙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