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说书与数

 

拙说书与数

周永刚

内容提要:(音乐是流动着的书法,书法是凝固了的音乐。基于此,笔者朦胧地意识到,音乐的基础——数,也应该是书法的基础。通过许多理论学习和实践尝试,笔者初步发现对斐波那契数列灵活地加以运用,既可以在书法创作中保证获得我们想要的节奏感、比例美、生命力,又能够有效避免平直、均等、僵死。)

梦想着能为书法艺术的殿堂添一块砖瓦,在这一原动力地驱动下,除了每日临帖,还同时涉猎了西方美学等。

近来读到了《美学的故事》和《生命的曲线》两本书。了解到希腊先哲毕达哥拉斯率先发现了数量与音乐的关系,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首先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也叫兔子数列或黄金分割数列)与生物存在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需要净化以致和谐。净化灵魂的手段是音乐和哲学,因为音乐是和谐的音调,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同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毕达哥拉斯发现琴弦的长短、粗细、紧张程度成一定比例关系时发出的声音是和谐的,如有两根绷得一样紧的琴弦,要是其中一根的长度是另外一根的2倍,即21,那么两个琴弦发出的音就差8度;32则差5度;43则差4度。音乐的基本原则就在于数量关系,数的关系是唯一规定音乐的方式。和谐的数量关系发出美的声音。

    数被毕达哥拉斯认为是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认为音乐的和谐是宇宙和谐的缩影。数的和谐经典范例就是黄金分割规律的发现,即A:B=A+B):A。其数值比为1.618110.618

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377……特别指出:第0项是0,第1项是第一个1。)这个数列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学式:F0=0F1=1Fn=F(n-1)+F(n-2)n≥2nN*)。

而且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值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0.618(或者说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小数部分越来越逼近0.618)。

1÷1=1  1÷2=0.5  2÷3=0.666...  3÷5=0.6

5÷8=0.625…………   55÷89=0.617977……………144÷233=0.618025……......

在生物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凡是有生命特征的活体,总能找到千变万化妙不可言的斐波那契数列,它们是那样的富有生机、那样的简洁自然、那样的美。那么,我们要想在书法领域,这一前辈们圣贤林立,佳作如云的艺术空间内,创作出能够表现我们这一时代的鲜活作品,探索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书法形式语言,是否可以借鉴生物,向大自然虚心效法呢?

书法作品,如果够格的话,那它也是有生命的。从创作完成即哇哇降生,随着岁月变迁,历经辗转浮沉,有时熠熠,有时黯然。只要不被灾难吞噬,它就会不断自主生长,并被环境丰富。

在附图123中,我尝试着对书法线条从长、宽、曲(对应琴弦的长短、粗细、紧张程度)三个侧面,注入了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写到这里,可能许多人要问,准确么?对,不准确。既不可能准确,也无必要准确。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种现象:凡是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他们往往都擅长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数值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是经常采用约等于或保留小数到某一位吗?也是这个道理。在书法创作过程中,运用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控制线条书写时,大可不必拘泥于机械式的准确,只要有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的意识参与就完全可以了。线条组织基本符合美学比例原则的价值,要远远大于数值上的准确性。

对于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重要的是在创作中通过采用随机模糊控制来达到灵活运用。既保证获得我们想要的节奏感、比例美、生命力,又能够有效避免平直、均等、僵死。

1是按照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徒手用普通毛笔书写的线条组合,由于它符合许多生物生长的数理关系,也同我们人类的肌体比例结构乃至心理结构具有契合关系,于是当观察它时,身心就舒适莫名,美感就不期而至。因为,欣赏着的目光要在作品的线条上流动,那么线条长、宽、曲的变化,要是恰好与用目人生理上的自然变化相一致,产生内在谐振,欣赏者不感到美,才怪呢!

选取斐波那契数列中的3-21这一段5个级,只是我个人的取舍方便,便于我实际操作。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质,选取自己喜爱便于上手的某一段若干个级。

采用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来调控创作线条,可以从容而自如的保证整幅作品中任意一段线条具有呼应线,保证作品中具有充足美妙的黄金比例,保证线条节奏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

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克服盲目随意书写、急躁行笔、草率收笔的问题。

千百年来,艺术门类层出不穷,然而,不约而同的是诸门艺术所追求的终极,都是要返璞归真,皈依自然。什么是自然?笔者窃以为,自然界的数(斐波那契数列)就是当之无愧的自然。运用斐波那契数列就是契合自然。

4是笔者初步运用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意临隶书张迁碑和怀素四十二章经的片段。可供参考。

5是笔者进一步运用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进行的一副书法扇面创作,所谓进一步指的是在章法布局上也采用了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

我还由于综上所述而猜想,书法线条的转折角度的递次变化,是否也应当符合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虽然目前笔者还没有可以如此多参数控制书法线条的能力。但它是值得努力探索的方向。

书法艺术美的法则肯定不仅此一种,但我希望,我的这一书法与数的发现,能够引发一些相关的思考,成为一块引玉的砖。

注:《美学的故事》,蒋来用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生命的曲线》,英,特奥多.安德列.库克著,周秋麟 陈品健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5,取名《佛偈山水图》,以得意忘象理念为指导,以山水图为立意,以六祖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醉猪系笔者斋号)为文字素材,以斐波那契数列比例量级概念为主导手法,在扇面上作了一幅书法小品。时至我辈,书法基本退出实用,亦悲亦喜。悲在社会基础必然渐行渐窄,喜在形式束缚豁然洞开。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