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性荡漾任挥洒——梁兴国书法艺术赏析

  

  梁兴国,笔名梁桐寿,
1970年生于山西离石,经济师,供职于山西银监局。民盟山西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山西省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理事,中国法官诗文社常务理事。

   2011510日上午,姚奠中先生永祚双塔四百周年记书法捐赠揭碑仪式在太原市永祚寺举行。碑阴《姚奠中简介》由姚奠中先生的弟子、著名书法家梁兴国所写。能与姚奠中先生一起同台演出,这份殊荣自然颇令同行羡慕乃至嫉妒。一时间,梁兴国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梁兴国于书,真行草隶篆诸体皆通,犹善楷书和草书。其楷书得欧阳询之神韵,用笔刚劲峻拔,结体严谨整饬。章太炎弟子、国学大师、书法大家姚奠中亲书尺牍赞其楷书工整清秀,直逼唐人。兴国草书师法于怀素、黄庭坚、薄华等,著名书法家田树苌评价:兴国行草点画端凝遒键,结字奇险多姿,线条疾徐得宜,韵趣虚实相应,气势畅达贯通,每件作品都具有良好的全局把握能力。兴国作书,纵情挥洒,所作多情性所为。著名书画评论家姜寿田认为:兴国所作黄山谷、傅山、薄华一路大草,排张辅叠,纵笔驰墨,不失豪荡之气观其所作,由形而势,心手相发,气贯势旺,颇得豪纵之意,略无室碍,乃有意之作。小字犹佳,不为取其形似,更得韵籍耳。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张颔先生看到兴国送友人册页,赞美之余,题字:吉光片羽”……如此殊荣,几人能够?张颔先生赞曰:兴国书法金薤玉箸,意趣盎然。

   梁兴国拜师姚奠中先生后,加强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但更重视在积淀基础上的突破。他反对食古不化,强调从精神上对往圣绝学的继承,主张个性创造。于书,着意追求书法之意境、情趣,注重心灵、气质对书法创造的影响,反对工巧,强调生拙。他的思想境界已臻于出神入化,写字时往往率真而为,信手拈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无疑,兴国欲企及的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整体艺术高度,正是书艺道义并重的综合价值。所以,他在用心体悟书法艺术的同时,同样注重将自己的书法作品与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用书法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他的作品既注重书法艺术性,又重内容的文学性。其胸中有万千气象,眼里有风起云涌,心底有天下苍生。能将生活中体味到的一切情感融入书法之中,谋篇布局,转合呼应,达到既灵动又娴静,有阳刚兼阴柔,古拙俊奇,深幽雅秀,平和自然,真可谓真率雅致,酣畅淋漓,胸中有清越之气,笔底有隐隐风雷之声。”“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熟悉兴国的人都知道,其书法上的成功都是靠他那种带着憨实劲儿的勤奋拼博出来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始终保持一份难得的淡定,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终于开辟出自己的书法天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可谓兴国多年来生活的真实写照。他是唐宋盛音的历史传承者,诗意地栖居于天地之间,守候着中华文化的一脉精华。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相信他能走出一片更大的天地!

  专家学者评点

 “兴国正楷,工整清秀,直逼唐人。
                                   ——国学大家姚奠中

兴国书法金薤玉箸,意趣盎然。
                                   ——著名古文字学家张颔

 
   兴国行草,
点画端凝遒健,结字奇险多姿,线条疾徐得宜,韵趣虚实相映,气势畅达贯通,每件作品都具有良好的全局把握能力。兴国作书,纵情挥洒,所作多情性所为。
                                 
——著名书法家田树苌
  
所作黄山谷、傅山、薄华一路大草,排张辅叠,纵笔驰墨,不失豪荡之气。”“观其所作,由形而势,心手相发,气贯势旺,颇得豪纵宕往之意,略无窒碍,及有意之作。小字尤佳,不惟取其形似,更得蕴籍耳。
                                
——著名书画批评家姜寿田

   兴国书法真率雅致,酣畅淋漓,胸中有清越之气,笔底有隐隐风雷之声。

                                 ——著名文史学者刘继兴



       说明:本文图文均来源于山西新闻网,2016年4月29日多媒体数字版《发展导报》第13版
 

鲁ICP备16014325号-6